词典 途次 途次的意思

途次

简体途次
繁体
拼音tú cì
注音ㄊㄨˊ ㄘ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ú, ◎ 道路。【组词】: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cì,(1) 第二。【组词】:次日。次子。次等。次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组词】:次品。次货。(3) 等第,顺序。【组词】:次第。次序。名次。(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组词】:次氯酸。(5) 中间。【组词】:胸次。(6) 量词,回。【例句】:次数(shù)。初次。三番五次。(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组词】:旅次。舟次。次所。(8) 姓。

基本含义

途中;路上

途次的意思

途次 [tú cì]

1. 途中停留;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stopover; travellers' loadging;]

途次 引证解释

⒈ 半路上;旅途中的住宿处。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一:“某已到 琼,过海无虞,皆託餘庇……途次裁谢,草草不宣。”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我为你撇弔了家私,远远的寻途次,恨不能五六里安箇堠子。”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小弟有一弟,千里远归,途次幸保无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菱角》:“女泣不盥櫛,家中强置车上,途次,女颠堕其下。”
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鲁将军 被捕了。午后在解往他处的途次为震怒的群众所杀。”

⒉ 停留;住宿。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唐 兖州 李参军,拜职赴土,途次 新郑 逆旅。”


国语词典

途次 [tú cì]

⒈ 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起程》:「一一照号开记,以便途次取用。」


途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圣释义:指 三国 蜀 关羽。 明 万历 四十二年,追尊 关羽 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省称 关圣。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素娥 偕女伴 翠云 来,垂泪言:‘娘子有大难。’詰其故,曰:‘今晨 关圣 命 周将军 下察吾家事,併拘往天庭受讯。’诸人莫不惶惧。”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关圣庙》:“关圣 庙徧天下,而京师尤胜。”亦称“关圣帝君”。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是不要农民会,只要 关圣帝君、观音大士,能够打倒土豪劣绅么?”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五:“我那时候很佩服他,觉得他很沉勇
    • 2.
      北伐军释义: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郭沫若《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 3.
      吟眸释义:指诗人的视野。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清 赵翼《奉命出守便道归省途次作》诗之六:“株守频年想壮游,从今景物豁吟眸。”
    • 4.
      市街释义:⒈市中街道。 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宋 朱熹《肩舆历湖桑堰抵暮乃归》诗:“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⒉指市镇。郭沫若《北伐途次》九:“天色黑了下来,有很多的部队在离市街不远的一个村落里宿营。”
    • 5.
      帝车释义:⒈即北斗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唐 李白《闻李太尉出征东南》诗:“帝车信廻转,河汉復纵横。”清 钱谦益《新阡八景·石城开障》诗:“错列垣墻天市近,縈廻阁道帝车行。”⒉帝王所乘之车。唐 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府吏趋神扆,乡耆捧帝车。”
    • 6.
      暗默释义:⒈悄悄,不知不觉。郭沫若《北伐途次》十八:“效法 日本 其实是间接效法 欧 美,更具体地说,便是在暗默间想怎样把 中国 数千年沉滞着的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⒉暗中,不公开。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关于文艺的不朽性》:“在一些高谈人性说者的文学青年中,有多少人我们是应该要认识清楚,他们的立场暗默地自然是在反动的一方面。”
    • 7.
      歆动释义:⒈欣喜动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问:‘何以为官?’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少年甚歆动。”⒉触动;惊动。明 李东阳《麓堂诗话》:“其所为问答议论,初不过骨角玉石面目采色之间,而感发歆动,不能自已。”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下》:“由其不窥圣学,乍於流俗利欲之中闻清脱之説,意为歆动。”郭沫若《北伐途次》三十:“在那大会的兴奋还未平复的时候得到 九江 克复的消息……把 武汉 三镇都歆动了。”
    • 8.
      武弁释义:⒈武冠。《后汉书·崔駰传》:“钧(崔钧)时为虎賁中郎将,服武弁,戴鶡尾。”唐 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诗:“两年戴武弁,趋侍 明光殿。”清 赵翼《纪梦》诗:“閲罢邸抄正午倦,忽梦迁官戴武弁。”⒉武官。唐 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剑关 掉鞅归,武弁朝 建章。”《明史·熹宗纪》:“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你文官一途虽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还不妨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他也谦逊着,说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
    • 9.
      白濛濛释义:能造成视觉模糊的一片白词语出处形容一片模糊的白色。刘半农《晓》诗:“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薄雾。”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十:“武昌 城远远地在阳炎中横陈着,脚根是看不见的,白蒙蒙地好像是一座蜃气楼。”
    • 10.
      胏肝释义:同“肺肝”。唐 元稹《谢赐设状》:“既充肤草,誓竭胏肝,窃位素飡,实非诚愿。”宋 苏洵《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诗:“长安 逢 傅侯,愿得説胏肝。”
    • 11.
      衆寡不敌释义:人少抵挡不过人多。 《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欲诛 卓,众寡不敌。”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裨将 高永能 曰:‘吾众寡不敌,宜及其未成阵衝击之。’”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不料众寡不敌,遂致丧师。”清 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及战,浙 军无不一当百,有卒跳 牵(蔡牵)船上,牵 几被擒,以众寡不敌,死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为众寡不敌,都被打下了城来。”
    • 12.
      被条释义:被子的别称。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二场:“真的,丞相的衣裳和被条都是布制的,总要用上十年。”郭沫若《北伐途次》六:“那主人有三个小儿女睡在右手一间的地阵板上,藏在乌黑的被条下面。”
    • 13.
      解化释义:⒈解脱转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宋 黄庭坚《书问政先生诰后》:“杨氏(杨行密)之未解化而去,弟子葬之。举棺,唯衣履存焉。”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论》:“虽解化一事,似或玄微,正非假房中黄白之小端,从而服食颐养,能尽其道者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王子乔 事,旧説 浮丘公 携与乘鹤,共登 嵩山,此事又不同,解化时年正十五六云云。”⒉分解;变化。《西游记》第二二回:“又只见那骷髏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同。”郭沫若《北伐途次》十八:“土耳其 近年的国权运动的成功也有同样的意义,便
    • 14.
      赶船释义:⒈赶往乘船;乘船。 艾明之《火种》第十六章:“路上行人寥落,只有少许赶船的乘客以及挑着担子赶市的菜贩匆匆从他们身边走过。”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一:“你老可以赶船到 武昌,可以赶到 文昌门 进城,比走路来得快,也来得舒服。”⒉撑船,摇船。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章:“这 刘老栓 是 静海县 蒲港洼 人氏,自幼居住在 蒲港洼 里,打活、打短、治鱼、赶船为生。”
    • 15.
      郑公听履释义:同“郑履”。 明 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 听履星俱下,列子 乘风气可骑。”
    • 16.
      重起炉竈释义:谓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七:“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 17.
      陈鱼释义:《左传·隐公五年》:“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 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 于 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杜预 注:“陈,设张也。公大设捕鱼之备而观之。”后因以“陈鱼”为帝王行为不合礼仪之典。唐 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示威寧校猎,崇让不陈鱼。”
    • 18.
      骑竹马释义: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唐 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前蜀 韦庄《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骑竹”。唐 杜甫《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 19.
      魇呓释义:犹梦呓。 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师弟相得》:“﹝ 沉少林 ﹞途次梦骑牛头入京城,回顾则 焦(焦弱侯)尾其后,因自负必得鼎元,而戏谓 焦:‘且迟吾十二年。’比乙丑同下第,直以魘囈置之矣;至丁丑,沉 果得第一。”
    • 20.
      鼎元释义: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师弟相得》:“弱侯(焦循)与 宣城 沉少林 懋学 同乡榜,同计偕。途次梦骑牛头入京城,回顾则 焦 尾其后,因自负必得鼎元,而戏谓 焦 且迟吾十二年。”清 袁枚《新齐谐·秀民册》:“荆 生平以鼎元自负,首请鼎甲册,遍閲无名。”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本朝 陕西 人得鼎元,自公始。”

途次(tu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途次是什么意思 途次读音 怎么读 途次,拼音是tú cì,途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途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