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 [àn bǐ]
1. 核定户籍时检查年貌。
3. 犹安排。
按比 引证解释
⒈ 核定户籍时检查年貌。一本作“案比”。参见“案比”。
引《后汉书·江革传》:“每至岁时,县官按比。”
李贤 注:“按验以比之,犹今皃閲也。”
⒉ 犹安排。
引《文选·陆机<文赋>》“选义按部” 唐 李善 注:“选择义理,按比而用之以为部次。”
按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和买释义:⒈犹和市。《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
- 2.
土地规划释义: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 3.
市场经济释义: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实现生产要素按比例分配于各生产部门的国民经济运行方式。
- 4.
拆帐释义:⒈散伙,离异。⒉某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工资不固定,根据收入和劳动量,按比例分钱。
- 5.
拆账释义:旧时某些行业(如戏班、饮食、理发等行业)的工作人员无固定工资,根据收入和劳动量,按比例分钱。 也泛指按比例分配某种利益。
- 6.
按比释义:⒈核定户籍时检查年貌。《后汉书·江革传》:“每至岁时,县官按比。”李贤 注:“按验以比之,犹今皃閲也。”一本作“案比”。参见“案比”。⒉犹安排。《文选·陆机<文赋>》“选义按部”唐 李善 注:“选择义理,按比而用之以为部次。”
- 7.
断点释义:⒈在一种用氯处理饮用水的方法中,水中的有用氯量降至最少的一点,此后,随着加入氯量的增加,水中的有用氯量也按比例增加,表明大部分不希望有的味和色已被除去。⒉通过手动置位开关使机械的操作(如计算机)暂停,以便进行校核和检查的一点。⒊使材料断裂的张力或应力的程度。
- 8.
模型释义:⒈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建筑模型。 ⒉铸造中制砂型用的工具,大小、形状和要制造的铸件相同,常用木料制成。⒊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通称模子(mú·zi)。
- 9.
毛水释义:⒈谓皮毛表面。⒉妓院仆役。⒊旧时兑换金银,因含有杂质而按比率予以扣除的部分。
- 10.
混凝土释义:一种建筑材料,一般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硬结后有耐压、耐水、耐火等性能。
- 11.
率醵释义:按比率捐钱。
- 12.
缩印版释义:缩印版一般是原著书本较厚大,不便于携带而推广的一种。一般来说缩印版是指印刷的纸张和字体按比例变小,从而把正本书缩小印刷而成的新刊物。和原著的排版、内容基本一致。
- 13.
缩放仪释义:能使图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一种绘图仪器。常用的杠杆缩放仪(如图所示)是用四根尺杆联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构成。使用时,按缩放比例调整支点、绘图笔、描迹针三者在一直线上,将描迹针沿原图形的画线移动,绘图笔即可绘出缩小的相似图形;如将描迹针与绘图笔互换位置,则绘出放大的相似图形。此外,还有光学投影式缩放仪等。
- 14.
艺术体操释义:也叫韵律体操。 女子体操项目之一。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走、跑、跳、转体、平衡等动作。有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器械条件限制的一般性艺术体操,也有按比赛规则进行的竞技性艺术体操。
- 15.
起跑点释义:赛跑时按比赛规则在起点做好预备姿势后开始跑。而作预备的起点,则称为起跑线或者起跑点!
- 16.
起跑释义:赛跑时按比赛规则在起点做好预备姿势后开始跑。
- 17.
返奖率释义:彩票售出金额的总和按比例返还的部分,中奖概率也正好是同返还的部分率是对等的。也就返奖率是多少,中奖概率也就是多少。
- 18.
配率释义:按比例向人民摊派税收。《新五代史·杂传十八·卢质》:“三司使 王玫 请率民财以佐用。乃使 质 与 玫 等共议配率,而贫富不均,怨讼并起,囚繫满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车驾总师临 江,乞速降黄榜,须行约束,每事务在简省,稍有配率,许人陈告。”
- 19.
配股释义:股份公司为进一步筹资,向股东按比例配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