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1. 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
例政治家。
政治未毕通也。(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毕:全。通:通达,不受阻,可译成“上轨道”。)——汉·贾谊《论积贮疏》
英[politics; political affairs;]
⒈ 政事得以治理;政事清明。
引《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命。”
孔 传:“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惠施,乃浸润生民。”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周 田 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
清 黄宗羲 《与康明府书》:“如此,则老父母之政治,与 昌黎、文惠 而为三矣。”
⒉ 政事的治理。
引《宋书·沉攸之传》:“至 荆州,政治如在 夏口,营造舟甲,常如敌至。”
明 方孝儒 《先府君行状》:“执政询以政治,乃惊曰:‘今列郡闕守长,而先生适至,朝廷之幸,吾安敢蔽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汤文正》:“归自洗其堂廡曰:‘前令 郭琇 已死,今来者又一 郭琇 也。’其政治为之一变。”
⒊ 指治理国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
引《周礼·地官·遂人》:“掌其政治禁令。”
《汉书·京房传》:“显 告 房 与 张博 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詿误诸侯王。”
清 戴名世 《史论》:“且夫作史者,必取一代之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一一了然洞然於胸中,而后执笔操简,发凡起例,定为一书。”
⒋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引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地方由少数读书人与多数军官,在政治上与婚姻上两面的结合,产生了一个上层阶级。”
⒈ 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称为「政治」。
近政事
1.一个国家如果政治清明,便上下同心;反之,便舟中敌国,互相争斗。
2.毛主席历来从谏如流,知错就改,有政治家的伟大胸怀和风度。
3.国际争端,需要外交与政治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才能解决。
4.国际政治形势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5.当今的社会由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风调雨顺,因此人们无不过着物阜民丰的生活。
6.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的批评,往往切中要害。
7.陈云同志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组织才能,是一位超群绝伦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8.领导喜欢的是政治上一清二白没有污点的员工。
9.这位政治家目光如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往往一语中的。
10.他是个上窜下跳的政治小丑,到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11.学者投笔而从事政治活动,这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先例。
12.共产党员不问政治,真是不成体统!
13.王书记在台上就形势、任务、政治等问题讲了两个多小时,下面的人却不知所云。
14.早在报纸诞生初期,便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15.政府军把政治和外交警告抛到九霄云外。
16.他处处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为政治工作人员做出榜样。
17.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
18.这个伟人的政治功绩可以与以前的领导人相比,只在伯仲之间。
19.他抒写的多是生离死别、儿女情长,隐括的是家国兴衰、政治风云。
20.一个好的政治家必须对大局趋势有先见之明,能统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