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纪 [gàn jì]
1. 违犯法纪。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
3. 犹干系;责任。
干纪 引证解释
⒈ 违犯法纪。
引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
《北齐书·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
《清史稿·高宗纪一》:“王其严加约束,毋俾干纪。”
⒉ 犹干系;责任。
引《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 鲜于同 这件干纪。”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请把门房锁了,不然,丢了东西是小的们的干纪。”
国语词典
干纪 [gàn jì]
⒈ 违反法纪。
引《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之事乎?」
⒉ 责任、关系。
引《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你却说这等鬼话。」
《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鲜于同这件干纪。」
干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卫足释义:《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 曰:‘鲍庄子 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 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 鲍牵 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陈书·世祖纪》:“王琳 识暗挈瓶,智慙卫足,干纪乱常,自貽颠沛。”明 汤显祖《紫钗记·节镇宣恩》:“霍小玉 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 怀清臺 卫足之智。”按,或以为葵非向日葵。《左传·成公十七年》杨伯峻 注:“葵非向日葵,杜 注以向日葵解之,不确……向日葵叶不可食,此葵或是金钱紫花葵或秋葵。古代以葵为蔬菜,不待其老便掐,
- 2.
天刑释义:⒈上天的法则。《国语·周语下》:“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而作之者,必不节矣。”《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 注:“刑,法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君纠逖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匪诛殛。”唐 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诗:“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⒉天降的刑罚。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宋 范成大《采菱户》诗:“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説无神则无阴谴,无天刑,一
- 3.
干纪释义:⒈违犯法纪。 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北齐书·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清史稿·高宗纪一》:“王其严加约束,毋俾干纪。”⒉犹干系;责任。《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 鲜于同 这件干纪。”《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请把门房锁了,不然,丢了东西是小的们的干纪。”
- 4.
拘累释义:亦作“拘縲”。监禁,囚禁。唐 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干纪之姦不战而拘纍,彊梁之凶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二:“偶寻长街柳阴吟咏,忽被都虞候拘縲数日。”章炳麟《熊成基哀辞》:“又逾年,炳麟 至自京师,茇舍 长春,以治简书,所寝之室,则君拘纍时故处也。”
- 5.
月阳释义:旧历以十天干纪月的别名。天属阳,故名。亦称“月雄”。
- 6.
沈剧释义:谓病情沉重,病势加剧。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皇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至沉剧。”
- 7.
焉逢释义:十干纪年法,太岁在甲之名。 《史记·历书》:“太初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司马贞 索隐:“焉逢,《汉书》作‘閼逢’。”《史记·历书》:“焉逢困敦三年。”司马贞 索隐:“焉逢,甲也。”
- 8.
眇躬释义:旧时帝后自称之词。《魏书·北海王详传》:“祚属眇躬,言及斯事,临纸惭恨,惋慨兼深。”唐 武则天《唐享昊天乐章》之四:“菲德承光顾,禎符萃眇躬。”宋 苏轼《赐正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口宣》:“卿被遇先帝,勤劳有年,逮於眇躬,倚注弥重。”明 吾丘瑞《运甓记·官诰荣封》:“朕以眇躬,谬应大寳,方居襁褓,遽遘閔凶,羣小窥朝,元兇干纪。”
- 9.
雠隟释义:同“讎隙”。亦作“讐隙”。晋 葛洪《抱朴子·知止》:“且夫正色弹违,直道而行,打扑干纪,不虑讎隟,则怨深恨积。”《世说新语·假谲》“袁绍 年少时”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按 袁 曹 后由鼎跱,迹始携贰。自斯以前,不闻讐隟,有何意故而剚之以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