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言词 言词的意思
yán

言词

简体言词
繁体言詞
拼音yán cí
注音ㄧㄢˊ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cí,(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组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组词】: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组词】: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基本含义

言辞,语言。

言词的意思

言词 [yán cí]

1. 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3. 指言论。

言词 引证解释

⒈ 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晋 陆云 《登台赋》:“肃言词而述业兮,乃启行乎北京。”
唐 韩愈 《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为文章,所发言词,谦虚信实,若有不足,若有不胜,使人读起来,有咀嚼回味的馀地。”

⒉ 指言论。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国语词典

言词 [yán cí]

⒈ 由语言表达的词句或语汇。

如:「言词恳切」、「言词清晰」。


言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吃烟火食释义: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2.
      不搭界释义:吴语等方言词汇,指两事无关联。
    • 3.
      不食人间烟火释义:食:吃;烟火:熟食。 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 4.
      不食烟火释义:⒈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⒉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5.
      中度释义:⒈合乎标准、法度。《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淮南子·主术训》:“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四游记·果老骑驴应召》:“言词清雅,礼数中度。”⒉引申为恰到好处。唐 陈鸿《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浓中度。”《宋史·欧阳修传》:“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 6.
      侈辞释义:亦作“侈词”。浮夸的言词。
    • 7.
      侬好释义:是江浙沪一代方言词语,就是“你好”的意思。“侬“是南方方言字。江淮官话滨海话(滨阜小片)“你”的意思,表示尊称,读作:你侬 或者侬;吴语“你”的意思(仅限上海和宁波等);吴语、闽语“人”的意思。
    • 8.
      借语释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借用非汉语普通话词(汉语方言词、外族语词等),引用原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显示语词的意义。
    • 9.
      内辞释义:⒈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公羊传·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内辞也。”何休 注:“内为公讳辞。”《穀梁传·桓公十年》:“秋,公会 卫侯 于 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范宁 注:“倡会者 卫,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故书‘弗遇’以杀耻。”⒉泛指隐微不显之辞。《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钟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⒊对内的言词。《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
    • 10.
      冷等释义:山西方言词,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意思。
    • 11.
      切激释义:言词偏激。
    • 12.
      切给释义:谓言词锋利便捷。汉 徐干《中论·核辩》:“夫辩者,求服人心者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
    • 13.
      切辞释义:恳切的言词。
    • 14.
      单辞释义:⒈亦作“单词”。 指诉讼中无对质无证据的单方面言辞。⒉谓极简短的言词。
    • 15.
      发小释义:北京话的一个方言词。
    • 16.
      口不从心释义:嘴巴不能按照心里想的说出来。意谓拙于言词,辞不达意。
    • 17.
      口角锋芒释义:言词尖锐,不让人。
    • 18.
      吉词释义:美善的言词。
    • 19.
      吐实释义:吐露真情。 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若此之人,情伪行露,亦终不得而教之;教之亦不得尽言吐实。”唐 李商隐《骄儿诗》:“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鸳鸯镜》:“少年惧,吐实。乃与里中 谢氏 女约私奔,期会祠中。”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铁忠 更用言词恐吓,龚霞初 遂叛变,一一吐实。”
    • 20.
      品覈释义:评论;品评。《后汉书·党锢传序》:“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宋 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一:“刘蕡 述兵农之大略,微之 以才识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词,由有司而考第。”章炳麟《箴新党论》:“新党虽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执政,犹其所优为者。”

言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吃烟火食释义: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2.
      不搭界释义:吴语等方言词汇,指两事无关联。
    • 3.
      不食人间烟火释义:食:吃;烟火:熟食。 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 4.
      不食烟火释义:⒈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⒉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5.
      中度释义:⒈合乎标准、法度。《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淮南子·主术训》:“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四游记·果老骑驴应召》:“言词清雅,礼数中度。”⒉引申为恰到好处。唐 陈鸿《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浓中度。”《宋史·欧阳修传》:“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 6.
      侈辞释义:亦作“侈词”。浮夸的言词。
    • 7.
      侬好释义:是江浙沪一代方言词语,就是“你好”的意思。“侬“是南方方言字。江淮官话滨海话(滨阜小片)“你”的意思,表示尊称,读作:你侬 或者侬;吴语“你”的意思(仅限上海和宁波等);吴语、闽语“人”的意思。
    • 8.
      借语释义:为了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借用非汉语普通话词(汉语方言词、外族语词等),引用原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显示语词的意义。
    • 9.
      内辞释义:⒈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公羊传·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内辞也。”何休 注:“内为公讳辞。”《穀梁传·桓公十年》:“秋,公会 卫侯 于 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范宁 注:“倡会者 卫,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故书‘弗遇’以杀耻。”⒉泛指隐微不显之辞。《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钟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⒊对内的言词。《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
    • 10.
      冷等释义:山西方言词,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意思。
    • 11.
      切激释义:言词偏激。
    • 12.
      切给释义:谓言词锋利便捷。汉 徐干《中论·核辩》:“夫辩者,求服人心者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
    • 13.
      切辞释义:恳切的言词。
    • 14.
      单辞释义:⒈亦作“单词”。 指诉讼中无对质无证据的单方面言辞。⒉谓极简短的言词。
    • 15.
      发小释义:北京话的一个方言词。
    • 16.
      口不从心释义:嘴巴不能按照心里想的说出来。意谓拙于言词,辞不达意。
    • 17.
      口角锋芒释义:言词尖锐,不让人。
    • 18.
      吉词释义:美善的言词。
    • 19.
      吐实释义:吐露真情。 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若此之人,情伪行露,亦终不得而教之;教之亦不得尽言吐实。”唐 李商隐《骄儿诗》:“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鸳鸯镜》:“少年惧,吐实。乃与里中 谢氏 女约私奔,期会祠中。”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铁忠 更用言词恐吓,龚霞初 遂叛变,一一吐实。”
    • 20.
      品覈释义:评论;品评。《后汉书·党锢传序》:“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宋 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一:“刘蕡 述兵农之大略,微之 以才识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词,由有司而考第。”章炳麟《箴新党论》:“新党虽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执政,犹其所优为者。”

言词造句

1.这些如暮鼓晨钟的言词,竟然唤不醒他执迷的心。

2.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词语。

3.你千万不要轻信他的美好言词,他惯于恭维人。

4.你话少,不善言词,反应木呐,接不上话题,心里有话说不出来,有时还文不对题,让人扫兴。

5.此刻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词来表达心中的激情。

6.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匿。

7.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8.这篇文章言词恳挚动人。

9.他的言词很厉害,叫人难以接受。

10.她那种激烈的言词,一般人很难听进去。

11.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

12.他的一席慷慨激昂的言词,打动了与会者。

13.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言词(yan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言词是什么意思 言词读音 怎么读 言词,拼音是yán cí,言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言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