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呼 [gāo hū]
1. 大声呼喊。
例振臂高呼。
英[shout at the top of one's voice;]
高呼 引证解释
⒈ 大声呼喊。
引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日本之游》:“我方亦须有答谢之词,只好让 余大雄 去担任,也无非互相祝颂之词,万岁万岁之声,不绝于耳,高呼干杯而已。”
例如:振臂高呼。
国语词典
高呼 [gāo hū]
⒈ 大声呼叫。
例如:「大伙齐声高呼,以示庆贺。」
高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2.
传胪释义:⒈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 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⒉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 3.
叫咷释义:大喊;高呼。
- 4.
叫啕释义:大喊;高呼。
- 5.
呼五白释义:古代摴蒲有五白之采,因称博戏时高呼叫采为“呼五白”。
- 6.
呼儆释义:谓高呼报警。
- 7.
唱筹量沙释义: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 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
- 8.
大声欢呼释义:欢,活跃,起劲,高兴。大声地活跃地呼喊,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场面。
- 9.
奋呼释义:奋力高呼;大声喊叫。
- 10.
山呼万岁释义:山呼:指臣下对皇帝高呼万岁。 封建时代臣下祝颂皇帝的一种礼仪。
- 11.
嵩呼释义:汉 元封 元年春,武帝 登 嵩山,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事见《汉书·武帝纪》。后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宋 吴自牧《梦粱录·元旦大朝会》:“禁卫人高声嵩呼,声甚震,名为‘绕殿雷’。”元 贯云石《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拜舞嵩呼,万万岁当今圣明主。”《红楼梦》第六三回:“此旨一下,不但 贾 府里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絶。”
- 12.
振臂释义:挥动胳膊,表示奋发或激昂:振臂高呼。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13.
攘臂释义:捋起袖子,伸出胳膊(表示激奋或发怒):攘臂高呼。攘臂瞋目(捋袖伸臂,瞪着眼睛,形容发怒)。
- 14.
放下你的鞭子释义:街头剧。 集体作于1931年。“九一八”后,逃难入关的父女两人卖艺为生,女儿因饥饿昏倒在地,老父用皮鞭抽打女儿,迫她卖唱。观众某工人十分愤怒,夺下老父的皮鞭,加以指责。老父痛说根由,全场感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15.
砉然释义:⒈象声词。 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⒉超脱流俗貌。⒊恍然大悟的样子。⒋分明貌。
- 16.
笔头释义:⒈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唐 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宋 杨万里《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⒉谓写作。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陆餘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宋 朱淑真《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⒊指书面。王西彦《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 17.
胪云释义:指殿试及第。 科举时代殿试及第者,由皇帝在殿上宣读名次,然后由卫士齐声高呼,胪传至阶下,故称。
- 18.
警廷释义:指警察厅。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前言》:“一九○八年十月,日本 政府下令封禁《民报》,章太炎 至警廷,慷慨陈词,不怕坐牢,高呼‘革命无罪’。”
- 19.
高唤释义:高呼。如:山上传来声声高唤:归来吧,孩子!
- 20.
齐声释义:(许多人)一齐发出同样的声音:齐声歌唱。齐声高呼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