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 [bǎo yù]
1. 照管幼儿。
英[ nursing; ]
2. 对儿童的养育。
英[ child care; ]
保育 引证解释
⒈ 养育。
引《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子 肇 保育皇后,承训怀袵,导达善性,将成其器。”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上:“母 唐氏 守节不嫁,艰难保育,底於成立。”
《红楼梦》第五三回:“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⒉ 今专指对儿童的保健养育。
国语词典
保育 [bǎo yù]
⒈ 保护养育。常以幼童为对象。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烝尝之盛。』」
《隋唐演义》第三六回:「宝林院沙夫人,因夜间在马上驰骤太过了,回院去一阵肚疼,即便坠下一胎,是个男形,不能保育。」
⒉ 天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生态保育」。
保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傅释义:⒈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战国策·秦策三》:“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汉 贾谊《治安策》:“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南史·诸炤传》:“炤 少有高节,王俭 尝称才堪保傅。”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⒉教导,辅佐。《新唐书·褚遂良传》:“自古宗姓无良,则倾败相仍,公等为我柬贤者保傅之。”
- 2.
保姆释义:⒈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⒉保育员的旧称。
- 3.
保母释义:⒈亦作“保姆”。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⒉现代称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⒊指保育员。
- 4.
傅姆释义: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唐 杜枚《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宋 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臣闻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於邪。公主生于深宫,年齿幼穉,不更傅姆之严,未知失得之理。”宋 郭彖《睽车志》卷五:“女闻之,窃谓傅姆曰:‘女子託身,惟择所归。’”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必待傅姆,《阳秋》之贤 伯姬;言告师氏,《周南》之歌淑女。”
- 5.
傅年父母释义: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翁妪。 唐 沉亚之《异梦录》:“凤(邢凤)卒诗,请曰:‘何为弓弯?’曰:‘妾傅年父母使教妾为此舞。’”
- 6.
傅母释义:⒈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穀梁传·襄公三十年》:“伯姬 臣: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太平御览》卷六九○引《三礼图》:“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初,李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漳王 傅母 杜仲阳 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詔 德裕 存处之。”胡三省 注:“傅母,女师也。”⒉指一般的保姆。《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分明傅母育娇儿,只少开怀哺乳。”
- 7.
傅父释义: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子。《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古者男子外有傅父,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者也。”汉 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汉书·张骞传》:“子 昆莫 新生,傅父布就翎侯抱亡置草中。”
- 8.
媬傅释义: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女。媬,保母;傅,傅父。唐 柳宗元《亡妻弘农杨氏志》:“五岁,属先妣之忌,饭僧於仁祠,就问其故。媬傅以告,遂号泣不食。”
- 9.
对方释义:跟行为的主体处于相对地位的一方:老王结婚了,对方是幼儿园的保育员。打球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来进攻。
- 10.
师姆释义:⒈古代宫廷中掌管教导嫔妃礼仪的女官。⒉指保育孩童的女子。
- 11.
褓姆释义:受雇为人照管婴幼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亦为保育员的旧称。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诗:“我羡慕的是你的孝子,那田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褓姆,你是时常地爱顾他们。”《艾青诗选·自序三》:“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从一九三三年开始,我改用‘艾青’这个笔名,写了《大堰河--我的褓姆》。”
- 12.
视保释义:照顾保育。
- 13.
训保释义:训导保育。
- 14.
阿姨释义:⒈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王阿姨。 售票员阿姨。⒉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
- 15.
颂赞释义:⒈颂扬赞美。敬宜《为保育员说几句话》:“我似乎还没有听见过对这种默默的工作者一句感谢或颂赞的话。”⒉指颂扬赞美的文字。阿英《许穆夫人》:“《列女传》的作者,也不能不‘善其慈惠而远识’,写下这样的颂赞。”⒊指颂扬功德的碑刻。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永平 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赞,示后贤矣。”参见“颂石”、“颂德碑”。⒋见“颂讚”。⒌亦作“颂赞”。文体名。“颂”和“讚”的并称。“颂”是用于歌颂的文字,“讚”原本用于赞美,唱拜,后来也用于评述。二者多篇幅简短,文句整秩,多为韵文。南朝 梁 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