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 [bào yù]
2. 亦作“抱璞”。
3. 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抱玉 引证解释
⒈ 见“抱璞”。
⒉ 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
引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三国 魏 嵇康 《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抱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建巳月释义:夏历四月。唐 杜甫《戏赠友》诗之一:“元年建巳月,郎有 焦校书。”《新唐书·肃宗纪》:“建巳月庚戌,史朝义 寇 泽州,刺史 李抱玉 败之。”参见“斗建”。
- 2.
抱玉释义:⒈见“抱璞”。⒉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三国魏嵇康《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 3.
楚山释义:⒈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⒉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⒊泛指楚地之山。
- 4.
献玉释义: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得宝玉,先后献给 楚 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 楚文王 即位,和 抱玉璞哭于 荆山 下,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唐 陆畅《下第后病中》诗:“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问《寄答飞卿》诗:“古来献玉犹难售,此日闻《韶》本不图。”
- 5.
确至释义:坚决恳切。《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凤翔 等道节度使左僕射平章事 李抱玉 入朝,固让僕射,言辞确至。上许之。”
- 6.
联肩释义:并肩。喻行动一致,关系密切。南朝 梁 锺嵘《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些旧时朋友见 刘氏 子来了,都来访他,仍旧联肩迭背,日里合围打猎。”叶圣陶《冰心大姐以新印散文选相贻作一律奉酬》:“嘉庐 初识面,京市每联肩。”
- 7.
荆山释义:⒈山名。 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至于 荆山。”孔 传:“荆山 在 荆州。”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禹贡》:‘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⒉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至于 荆山。”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帝王世
- 8.
遗珠释义:⒈谓遗失珍珠。 语出《庄子·天地》:“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元 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 罔象 迷其津。”⒉指遗失的珍珠。唐 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 今何处,遗珠已渺然。”元 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明 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 有抱玉,沧海有遗珠。”⒊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宋 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清 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
- 9.
风靡云蒸释义: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相继出现。南朝 梁 锺嵘《诗品·总论》:“況八紘既奄,風靡雲蒸,抱玉者聯肩,握珠者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