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wàng jiāng nán]
1. 词牌名。原为隋乐曲名。隋炀帝曾制《望江南》八阕。唐用为词调名。初仅单调,宋时增双调。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加倍。分前后段。另一变体,前后段各五句二仄韵二平韵,共五十九字。此调异名甚多,初名《谢秋娘》,传为李德裕悼念亡妓谢秋娘所作。后因白居易有“江南好”及“能不忆江南”句,遂名《江南好》或《忆江南》。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因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遂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又名《梦江南》、《梦江口》。李煜词作《望江梅》,丘长春词作《望蓬莱》。此外,其它还有《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归寨北》等异称。参阅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词谱》。
望江南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原为 隋 乐曲名。 隋炀帝 曾制《望江南》八阕。 唐 用为词调名。初仅单调, 宋 时增双调。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加倍。分前后段。另一变体,前后段各五句二仄韵二平韵,共五十九字。此调异名甚多,初名《谢秋娘》,传为 李德裕 悼念亡妓 谢秋娘 所作。后因 白居易 有“江南 好”及“能不忆 江 南”句,遂名《江南好》或《忆江南》。 刘禹锡 词有“春去也,多谢 洛城 人”句,因又名《春去也》。 温庭筠 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遂又名《望江楼》。 皇甫松 词有“閒梦 江南 梅熟日”,又名《梦江南》、《梦江口》。 李煜 词作《望江梅》, 丘长春 词作《望蓬莱》。此外,其它还有《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归寨北》等异称。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望江南》、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词谱》。
望江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值千金释义:同“一字千金”。宋 戴復古《望江南》词之一:“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 李渔《意中缘·入幕》:“‘一字值千金’是説文理值钱的意思。”
- 2.
一时间释义:短时间之内。《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大心偏。我是 曲池 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嘆穷途少年客,一时间,命运乖。”《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时间那两个骡夫也吃完了饭,走了进来。”杨朔《泰山极顶》:“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象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
- 3.
刌度释义:谓使乐曲处处中节合律。语本《汉书·元帝纪赞》:“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朱祖谋《望江南》词:“翻谱《竹枝》归刌度,重雕《菉斐》费爬梳。”参见“分刌”。
- 4.
忆江南释义: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谓此调系 唐 李德裕 为亡妓 谢秋娘 所作。后因 白居易 词有“能不忆 江 南”句改名。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 5.
朝元释义:⒈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唐 罗邺《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明 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朝正”。⒉道教徒朝拜 老子。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唐 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前蜀 韦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宋 张孝祥《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
- 6.
枨枨释义:⒈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南史·梁纪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旧唐书·太宗纪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新唐书·五行志二》:“贞观 十七年七月,民讹言官遣棖棖杀人,以祭天狗。云其来也,身衣狗皮、铁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⒉象声词。唐 李贺《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唐 王叡《祠渔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响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饲鸦。”清 陈维崧《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几缕椒
- 7.
椒鸡释义:亦作“椒鸡”。野禽名。出于 江苏省 启东县 吕四。清 陈维崧《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几缕椒鷄閒説饼,半甖花露静焚香。絃索夜棖棖。”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动物》:“椒鸡,姜长卿《崇川竹枝词》注:椒鸡出 吕四,八九月閒北风起,自南山来,集树閒,土人刺之以市。味极香脆。”
- 8.
泛话释义:亦作“泛话”。套语,浮泛的话。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美成 艳词,如《少年游》、《点絳脣》、《意难忘》、《望江南》等篇,别有一种姿态,句句洒脱,香匳泛话,吐弃殆尽。”
- 9.
海峤释义:海边山岭。唐 张九龄《送使广州》诗:“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宋 文天祥《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明 何景明《明月篇》:“长安 月,离离出海嶠。”朱祖谋《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江 南哀怨总难平。”
- 10.
金兽释义:⒈指金色虎首形铺首。 唐 薛逢《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⒉指兽形的香炉。宋 张耒《秋蕊香》词:“帘幕疎疎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明 刘基《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残年半销金兽,啟朱帘琐户。”⒊铜镜上兽形花纹。清 陈维崧《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⒋古台名。汉 建安 十八年,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三臺者,陆翽《鄴中记》云: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铜雀,南名 金兽,北名 冰井
- 11.
长是释义:时常;老是。宋 欧阳修《望江南》词:“纔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宋 姜夔《清波引》词:“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
- 12.
龙墀释义:⒈犹丹墀。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明 徐霖《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⒉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宋 欧阳修《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⒊法坛,道场。《水浒传》第四二回:“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清 洪昇《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
- 13.
龙旌释义:⒈画有龙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南朝 宋 谢庄《侍宴蒜山诗》:“龙旌拂紆景,凤盖起流云。”《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每抱沉机扶社稷,一人有庆万家荣,早愿拜龙旌。”明 王守仁《登阅江楼》诗:“絶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⒉画有龙的旗帜。中军帅旗。唐 卢照邻《结客少年场行》:“龙旌昏朔雾,鸟阵捲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