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赤道 赤道的意思
chìdào

赤道

简体赤道
繁体
拼音chì dào
注音ㄔˋ ㄉㄠ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ì,(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组词】:赤血。赤字。(2) 真诚,忠诚。【例句】: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3) 空无所有。【组词】:赤手空拳。赤地千里。(4) 裸露。【例句】:赤脚(光脚)。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赤道是地球上纬度最大的圈,分割地球为南北两个半球。成语“赤道”用来比喻事物的中心或核心位置。

赤道的意思

赤道 [chì dào]

1. 环绕地球的最大周径,借指靠近地球赤道的国家。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叶剑英诗。

[ the equator; ]

2. 天球赤道,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而形成的大圆。

[ celestial equator; ]

赤道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

《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
《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
《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唐 孔颖达 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明 何景明 《六月望月食》诗:“未月黄衢厄,妖遮赤道行。”

⒉ 指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

清 徐继畬 《地球志略》:“地球从东西直剖之,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横绕地球之中,日驭之所正照也。”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暑变。”

⒊ 犹言知道,谁知道。

《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赤道干的什么茧儿,恰似守亲的一般。”
《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我的马走得快,你步行,赤道挨磨到多咱晚,惹的爹説。”


国语词典

赤道 [chì dào]

⒈ 沿地球表面与地轴垂直的一条假想大圆圈,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而赤道的纬度为零。

⒉ 地球赤道外延至天球所成的假想圆圈。


赤道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极地释义:极圈以内的地区。

赤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澳暖流释义:南太平洋西部的暖流。 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南分支。沿澳大利亚东岸南下,最后汇入西风漂流。
    • 2.
      两半球释义:⒈地球的东半球和西半球。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西经180°为西半球;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至东经180°为东半球。⒉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 3.
      中衡释义:古天文学称黄道与天赤道相交点为“中衡”。
    • 4.
      中非释义:⒈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⒉(Zhōngfēi)指中非共和国。
    • 5.
      二分点释义:在天球上,天赤道与黄道相交的两点中的任一点。
    • 6.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7.
      信风释义: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叫做信风。也叫贸易风。
    • 8.
      分界释义:⒈划分界线:河北省和辽宁省在山海关分界。 ⒉划分的界线: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
    • 9.
      刚果共和国释义:中非国家。西临大西洋。面积342万平方千米。人口2679万(1992年)。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河流经东部边境。赤道横贯中部,终年高温多雨。中非地区工业较发达国家,以采矿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石油和木材。
    • 10.
      刚果民主共和国释义:中非国家。旧称“扎伊尔”。西端有一小段海岸临大西洋。面积23449万平方千米。人口4557万(1995年)。首都金沙萨。地形由刚果盆地及周围高原、山地组成。扎伊尔河(刚果河)呈弧形流贯境内。赤道横贯北部,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采矿业为经济命脉,铜矿最为重要。钴和金刚石(工业用金刚石)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钽、铜、锡、锰产量居非洲前列。世界重要矿业国之一。
    • 11.
      加里曼丹释义: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分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东加里曼丹4个省份。其余为沙捞越、文莱、沙巴三部分,称北加里曼丹。境内赤道横贯,热带森林约占85%。农副产品有稻米、椰子、橡胶、咖啡、胡椒等。工业有煤矿和石油开采。
    • 12.
      北半球释义: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自赤道往北直到北极为北半球;自赤道往南直到南极为南半球。
    • 13.
      北纬释义:赤道以北的纬度或纬线。见〖纬度〗、
    • 14.
      北至释义: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
    • 15.
      十二度释义: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
    • 16.
      半球释义:⒈被赤道分开的地球的一半。⒉或者分为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半与美洲的一半这两半之一。⒊球体被通过球心的一个平面分成的两半之一。⒋大脑半球的简称。
    • 17.
      南半球释义:地球赤道以南的部分。
    • 18.
      南纬释义:赤道以南的纬度或纬线。见〖纬度〗、
    • 19.
      南至释义:即冬至。《逸周书·周月》:“惟一月既南至,昏昴毕见,日短极,基践长,微阳动於黄泉,阴降惨於万物。”朱右曾 校释:“冬至日在牵牛,出赤道南二十四度,故曰南至。”《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杜预 注:“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孔颖达 疏:“日南至者,冬至日也。”唐 杨炯《浑天赋》:“太平太蒙,所以司其出入;南至北至,所以节其寒温。”宋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五:“圣寿久长南至日,寳图高大北星辰。”
    • 20.
      印度尼西亚释义: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西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南面隔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地跨赤道,由13,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众多。

赤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澳暖流释义:南太平洋西部的暖流。 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南分支。沿澳大利亚东岸南下,最后汇入西风漂流。
    • 2.
      两半球释义:⒈地球的东半球和西半球。从本初子午线向西,至西经180°为西半球;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至东经180°为东半球。⒉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 3.
      中衡释义:古天文学称黄道与天赤道相交点为“中衡”。
    • 4.
      中非释义:⒈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⒉(Zhōngfēi)指中非共和国。
    • 5.
      二分点释义:在天球上,天赤道与黄道相交的两点中的任一点。
    • 6.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7.
      信风释义: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叫做信风。也叫贸易风。
    • 8.
      分界释义:⒈划分界线:河北省和辽宁省在山海关分界。 ⒉划分的界线: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
    • 9.
      刚果共和国释义:中非国家。西临大西洋。面积342万平方千米。人口2679万(1992年)。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河流经东部边境。赤道横贯中部,终年高温多雨。中非地区工业较发达国家,以采矿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石油和木材。
    • 10.
      刚果民主共和国释义:中非国家。旧称“扎伊尔”。西端有一小段海岸临大西洋。面积23449万平方千米。人口4557万(1995年)。首都金沙萨。地形由刚果盆地及周围高原、山地组成。扎伊尔河(刚果河)呈弧形流贯境内。赤道横贯北部,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采矿业为经济命脉,铜矿最为重要。钴和金刚石(工业用金刚石)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钽、铜、锡、锰产量居非洲前列。世界重要矿业国之一。
    • 11.
      加里曼丹释义: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4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分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和东加里曼丹4个省份。其余为沙捞越、文莱、沙巴三部分,称北加里曼丹。境内赤道横贯,热带森林约占85%。农副产品有稻米、椰子、橡胶、咖啡、胡椒等。工业有煤矿和石油开采。
    • 12.
      北半球释义: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自赤道往北直到北极为北半球;自赤道往南直到南极为南半球。
    • 13.
      北纬释义:赤道以北的纬度或纬线。见〖纬度〗、
    • 14.
      北至释义: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
    • 15.
      十二度释义: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
    • 16.
      半球释义:⒈被赤道分开的地球的一半。⒉或者分为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半与美洲的一半这两半之一。⒊球体被通过球心的一个平面分成的两半之一。⒋大脑半球的简称。
    • 17.
      南半球释义:地球赤道以南的部分。
    • 18.
      南纬释义:赤道以南的纬度或纬线。见〖纬度〗、
    • 19.
      南至释义:即冬至。《逸周书·周月》:“惟一月既南至,昏昴毕见,日短极,基践长,微阳动於黄泉,阴降惨於万物。”朱右曾 校释:“冬至日在牵牛,出赤道南二十四度,故曰南至。”《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杜预 注:“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孔颖达 疏:“日南至者,冬至日也。”唐 杨炯《浑天赋》:“太平太蒙,所以司其出入;南至北至,所以节其寒温。”宋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五:“圣寿久长南至日,寳图高大北星辰。”
    • 20.
      印度尼西亚释义: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西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南面隔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地跨赤道,由13,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众多。

赤道造句

1.一般地说,离赤道越近,气温越高,但也有例外。

2.月光,淡得像茉莉的花香。淡得像北疆的谷雨,像赤道周边的云雾。

3.横跨赤道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航行。

4.就算我和你,一个在赤道,一个在北极,只要忍住不拥抱,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倒。

5.新几内亚岛屿,正好位于赤道南侧和澳大利亚的北侧,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高的热带岛屿。

6.在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太阳不断地加热那里的空气,于是那里的热空气就上升。

7.在每一年的春分点上,太阳横跨着地球上的赤道,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接近相等。

8.热带气旋往往沿着赤道,在热带温暖的水域生成,然后向南北移动到亚热带地区。

9.七彩缤纷的珊瑚,目不暇接的热带鱼群,充满着赤道活力的原始海洋。

赤道(ch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赤道是什么意思 赤道读音 怎么读 赤道,拼音是chì dào,赤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赤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