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借用 借用的意思
jièyòng

借用

简体借用
繁体
拼音jiè yòng
注音ㄐㄧㄝˋ ㄩ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组词】: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组词】:借钱给人。(3) 假托。【组词】: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4) 依靠。【组词】:凭借。借势。

yòng,(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组词】:使用。用心。用兵。用武。(2) 可供使用的。【组词】:用品。用具。(3) 进饭食的婉辞。【组词】:用饭。(4) 花费的钱财。【组词】:费用。用项。用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组词】:功用。有用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组词】:不用多说。(7) 因此。【组词】:用此。

基本含义

从他人处借用或引用。

借用的意思

借用 [jiè yòng]

1. 为了当时或临时的使用而借别人的东西用。

借用一下你的铅笔。

[ have the purpose of; use sth. for another purpose; borrow; ]

2. 引用,抄录。

我们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的习惯。

[ take; ]

借用 引证解释

⒈ 借来使用。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今 牧之 以男子借用女子之称谓,岂不泥古而失之乎?”
巴金 《秋》三:“淑华 便借用继母 周氏 的名义差人抬着空轿子到 周 家去‘接 芸小姐 来耍’。”


国语词典

借用 [jiè yòng]

⒈ 暂借使用。

如:「您的钢笔借用一下好吗?」

交还


借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交还释义:归还;退还:文件阅后请及时交还。

借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小撮释义:⒈用手指能撮取的一点点。 表示量少。⒉借用于指坏人,表为数极少。
    • 2.
      一推六二五释义:借用珠算斤两法的一句口诀,意为推卸干净。
    • 3.
      一退六二五释义:本是一句珠算斤两法口诀,十六除一是0625,借用作推卸干净的意思。“退”是“推”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
    • 4.
      三月不知肉味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5.
      不假释义:⒈不借用。⒉不需要;不凭藉。⒊确实;真的。
    • 6.
      不假外求释义:假:借用,利用。不假外求:不必借助外部力量,不必向外部去求什么。
    • 7.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8.
      不无吊诡释义:“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
    • 9.
      临时释义:⒈临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事先准备好,省得临时着急。⒉属性词。暂时的;短期的:临时工。临时政府。临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
    • 10.
      久假不归释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假(jiǎ):借。
    • 11.
      亦都护释义:突厥语音译。我国古代 高昌回鹘 等突厥语诸部首领的称号,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一说,借用汉语官名“都护”加词首元音“亦”而成。
    • 12.
      人才高地释义:人才高地系借用高地这一形象的比喻,泛指有才识学问和德才兼备的人高度集聚的地区。
    • 13.
      以古喻今释义: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 14.
      侵寻释义:亦作“侵潯”。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司马贞 索隐:“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汉 司马相如《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宋 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明 归有光《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
    • 15.
      借力释义:借用其力。
    • 16.
      借倩释义:暂借;借用。宋 欧阳修《本论上》:“今厢禁之军,有司不敢役,必不得已而暂用之,谓之借倩。”《元典章·户部一·职田》:“於内若有荒地,於近上户内斟酌,时暂借倩牛力,限二年内逐旋耕垦作熟。”元 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敢不是你儿子私下借倩这个小廝,要我的银子,来坏我的买卖。”
    • 17.
      借名释义: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
    • 18.
      借契释义:借用别人财物时所立的契约。
    • 19.
      借宫释义: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 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20.
      借据释义:借用别人的钱或物品时所立的字据,由出借的人保存。

借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小撮释义:⒈用手指能撮取的一点点。 表示量少。⒉借用于指坏人,表为数极少。
    • 2.
      一推六二五释义:借用珠算斤两法的一句口诀,意为推卸干净。
    • 3.
      一退六二五释义:本是一句珠算斤两法口诀,十六除一是0625,借用作推卸干净的意思。“退”是“推”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
    • 4.
      三月不知肉味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5.
      不假释义:⒈不借用。⒉不需要;不凭藉。⒊确实;真的。
    • 6.
      不假外求释义:假:借用,利用。不假外求:不必借助外部力量,不必向外部去求什么。
    • 7.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8.
      不无吊诡释义:“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
    • 9.
      临时释义:⒈临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事先准备好,省得临时着急。⒉属性词。暂时的;短期的:临时工。临时政府。临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
    • 10.
      久假不归释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假(jiǎ):借。
    • 11.
      亦都护释义:突厥语音译。我国古代 高昌回鹘 等突厥语诸部首领的称号,意为“幸福之主”或“神圣陛下”。一说,借用汉语官名“都护”加词首元音“亦”而成。
    • 12.
      人才高地释义:人才高地系借用高地这一形象的比喻,泛指有才识学问和德才兼备的人高度集聚的地区。
    • 13.
      以古喻今释义: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 14.
      侵寻释义:亦作“侵潯”。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司马贞 索隐:“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汉 司马相如《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宋 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明 归有光《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
    • 15.
      借力释义:借用其力。
    • 16.
      借倩释义:暂借;借用。宋 欧阳修《本论上》:“今厢禁之军,有司不敢役,必不得已而暂用之,谓之借倩。”《元典章·户部一·职田》:“於内若有荒地,於近上户内斟酌,时暂借倩牛力,限二年内逐旋耕垦作熟。”元 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敢不是你儿子私下借倩这个小廝,要我的银子,来坏我的买卖。”
    • 17.
      借名释义:借用某一名义或名称。
    • 18.
      借契释义:借用别人财物时所立的契约。
    • 19.
      借宫释义: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 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20.
      借据释义:借用别人的钱或物品时所立的字据,由出借的人保存。

借用造句

1.普通人读书,虽然借用古人的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2.借用一个小品里的名言,同样是一家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3.今天我已经是我昨天还不是的一个人,今晚我要借用我现在拥有的帮我创造明天的我。

4.善于学习的人,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借用(jie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借用是什么意思 借用读音 怎么读 借用,拼音是jiè yòng,借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借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