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shè shě,(1) 放弃,不要了。【组词】: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组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组词】: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组词】: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组词】:舍弟。舍侄。舍亲。(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例句】: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5) 姓。
1. 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2. 泛指距离远。
3. 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5. 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⒈ 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引《国语·晋语四》:“若以君之灵,得復 晋国,晋、楚 治兵,会于 中原,其避君三舍。”
韦昭 注:“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三舍为九十里。”
⒉ 泛指距离远。
引清 赵翼 《高黎贡山歌》:“层椒青青日西下,借问下山尚三舍。”
⒊ 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引《吕氏春秋·制乐》:“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愿得迴三舍,琴樽长若斯。”
清 曹寅 《避热》诗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愿回三舍倒戈鋋。”
⒋ 宋 代 元丰 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崇寧 初, 蔡京 用事。参见“三舍生”。
引章公 惇 谓客曰:‘ 蔡元长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宾兴之法,相公何为不取。’”
明 康海 《王兰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书生莫打乖。”
⒈ 九十里。
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⒉ 三座星宿的位置。
引《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君有至德之言,天必三赏君,今昔荧惑,其徙三舍。」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
⒊ 宋代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合称「三舍」。依一定年限跟条件,由外舍升内舍,再由内舍升上舍。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1.他们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无所有的楞头小子,这样无论是美国的抢劫犯或是俄罗斯的吉普赛人都会退避三舍。
2.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3.他是大老粗,我退避三舍,不跟他争。
4.不用走进去看,仅听到它的嘶吼就足够令人退避三舍。
5.惹他做啥?先退避三舍吧!
6.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7.这种恶霸出现,任谁都要退避三舍。
8.看着他那个气势凶凶的样子,我想就是老虎看见了,也得退避三舍。
9.像臭豆腐之类的食品,很多亚洲人很爱,但味道让西方人闻了就退避三舍。
10.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见到困难就退避三舍,终究会一事无成。
11.今天我是敬重他,所以退避三舍,别误以为我是在怕他。
12.球场上实力说话,一切与篮球无关的都给我退避三舍。
13.她太泼辣,许多人见了她都要退避三舍。
14.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15.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16.今天对方来势汹汹,且让我先退避三舍,思谋良策。
17.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18.见有警察来,他立即退避三舍。
19.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20.他身上散发出的高贵得不容亵渎的气息,不怒自威的神色,却让飘落的樱花也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