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儿童 儿童的意思
értóng

儿童

简体儿童
繁体兒童
拼音ér tóng
注音ㄦˊ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ér,(1) 小孩子。【组词】:婴儿。儿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组词】:男儿。儿女情。(3) 儿子,男孩子。【组词】:儿子。生儿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例句】: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tóng,(1) 小孩子。【组词】: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组词】:书童儿。(3) 没有结婚的。【组词】:童男。童女。童贞。(4) 未长成的。【例句】:童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组词】: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基本含义

指年幼的孩子。

儿童的意思

儿童 [ér tóng]

1.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children;]

儿童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国语词典

儿童 [ér tóng]

⒈ 未成年的男女。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童子

成人


儿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童子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儿童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成人释义:⒈人发育成熟:长大成人。⒉成年的人:成人教育。孩子怎能同成人相比?

儿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尺童儿释义: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 2.
      三岁看老释义: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 3.
      三松倒释义: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宋 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宋 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閲三松倒。”
    • 4.
      三毛释义:⒈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 画 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 曰:‘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宋 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⒉指发、眉、须。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⒊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
    • 5.
      上卿释义:⒈古官名。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⒉泛指朝廷大臣。唐 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清 曹寅《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 6.
      两角丱释义:犹两丱。古代儿童的发式。
    • 7.
      两髦释义: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
    • 8.
      丫童释义:挽着丫髻的儿童。
    • 9.
      中国少年报释义:周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前身是1949年9月创办的《中国儿童》(曾改名《中国少年儿童》),1951年11月改现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
    • 10.
      中国福利会释义: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 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 11.
      中班释义:⒈三班倒工作中排在中间的班次,一般为下午上班:上中班。 ⒉幼儿园里由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 12.
      丱角释义:⒈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清 赵翼《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茅盾《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⒉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 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 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
    • 13.
      义务教育释义: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国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九年。
    • 14.
      乐园释义:⒈快乐的园地:儿童乐园。⒉基督教指天堂或伊甸园。
    • 15.
      乞子释义:⒈求子嗣。《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文叔 早死,服闋,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髮以为信…… 司马宣王 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 曹氏 后,名显于世。”晋 周处《风土记》:“便拜而乞愿:乞富、乞寿、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⒉求乞的人。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 16.
      书佐释义: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唐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 17.
      二十弱冠释义: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诗经·氓》中有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就是代指小时候,儿童时期。
    • 18.
      五保释义: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险。 对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和病残农民在生活上给予物质保障。指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
    • 19.
      五尺之僮释义: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 20.
      五尺之童释义: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古尺短,故称。

儿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尺童儿释义: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 2.
      三岁看老释义: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 3.
      三松倒释义: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宋 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宋 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閲三松倒。”
    • 4.
      三毛释义:⒈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 画 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 曰:‘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宋 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⒉指发、眉、须。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⒊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
    • 5.
      上卿释义:⒈古官名。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⒉泛指朝廷大臣。唐 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清 曹寅《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 6.
      两角丱释义:犹两丱。古代儿童的发式。
    • 7.
      两髦释义: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
    • 8.
      丫童释义:挽着丫髻的儿童。
    • 9.
      中国少年报释义:周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前身是1949年9月创办的《中国儿童》(曾改名《中国少年儿童》),1951年11月改现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
    • 10.
      中国福利会释义:中国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机构。 1938年由宋庆龄在香港创立,原名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迁至重庆。1945年迁至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改现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创办国际和平医院、上海儿童福利站、儿童剧团等社会福利企事业。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化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出版《儿童时代》,开办少年宫、幼儿园等。
    • 11.
      中班释义:⒈三班倒工作中排在中间的班次,一般为下午上班:上中班。 ⒉幼儿园里由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 12.
      丱角释义:⒈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清 赵翼《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茅盾《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⒉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 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 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
    • 13.
      义务教育释义: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国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九年。
    • 14.
      乐园释义:⒈快乐的园地:儿童乐园。⒉基督教指天堂或伊甸园。
    • 15.
      乞子释义:⒈求子嗣。《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文叔 早死,服闋,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髮以为信…… 司马宣王 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 曹氏 后,名显于世。”晋 周处《风土记》:“便拜而乞愿:乞富、乞寿、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⒉求乞的人。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 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儿童走卒,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 16.
      书佐释义: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唐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 17.
      二十弱冠释义: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诗经·氓》中有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就是代指小时候,儿童时期。
    • 18.
      五保释义: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险。 对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和病残农民在生活上给予物质保障。指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
    • 19.
      五尺之僮释义: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 20.
      五尺之童释义: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古尺短,故称。

儿童造句

1.他捐巨资办学,使众多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真是功德无量。

2.培养教育少年儿童,是党和国家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

3.这幅画把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描绘得惟肖惟妙。

4.她把王峰抢救失水儿童的经过从头至尾详详细细讲了一遍。

5.这孩子很聪明,闻雷失箸,反应比同龄儿童快十倍。

6.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万古长青。

7.严格的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好处的,玉不琢不成器。

8.这样,儿童就可以从小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成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影响,为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

9.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迎接“六一”儿童节。

10.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十分神往。

11.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地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2.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名叔叔奋不顾身地抢救落水儿童

13.为了让弱智儿童也受到教育,他奔走呼号,建立了这座启智学校。

14.鲁迅痛斥这种封建主义家庭教育是“妖魔鬼怪”,一味戕杀儿童

15.李董事长从未忘记幼时家徒四壁的困苦情景,因此经常捐款帮助失学儿童

16.儿童团的成员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

17.为了抢救我们几个落水儿童,他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件让我抱恨终天的事。

18.毫无疑义,足球要打翻身仗,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也作“毫无疑问”。

19.天真的儿童心灵纯洁,可谓白璧无瑕。

20.他接连杀死数名儿童,真是罪不容诛。

儿童(er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儿童是什么意思 儿童读音 怎么读 儿童,拼音是ér tóng,儿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儿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