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赭黄 赭黄的意思
zhěhuáng

赭黄

简体赭黄
繁体赭黃
拼音zhě huáng
注音ㄓㄜˇ ㄏㄨ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ě, ◎ 红褐色。【例句】:赭石(矿物,土状赤铁矿,可做颜料)。赭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

huáng,(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组词】: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黄灾。治黄。黄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句】: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组词】:事情黄了。(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土壤或颜色呈红褐色

赭黄的意思

赭黄 [zhě huáng]

1. 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

2. 指赭黄袍。

4. 指黄中带赤的颜色。

赭黄 引证解释

⒈ 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

《北史·綦母怀文传》:“怀文 曰:‘赤,火色;黑,水色。水能灭火,不宜以赤对黑。土胜水,宜改为黄。’ 神武 遂改为赭黄。”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龙袍》:“凡上供龙袍,我朝局在 苏 杭,其花楼高一丈五尺,能手两人,扳提花本,织过数寸,即换龙形,各房鬪合,不出一手,赭黄亦先染丝。”

⒉ 指赭黄袍。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海陵诗词》:“﹝ 金 完颜亮 ﹞一日至卧内,见几上瓶中植巖桂,索笔赋云:‘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
清 汪懋麟 《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赭黄盘龙覆御榻,羽林排列皆腾驍。”

⒊ 指黄中带赤的颜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运次》:“赭黄,赭色之多赤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其上亦有乳垂,而其内高广俱不及三分之一,石色赭黄如新凿者。”


国语词典

赭黄 [zhě huáng]

⒈ 自然产生而混有黏土的褐铁矿,可做黄色颜料。


赭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宫花释义:⒈皇宫庭苑中的花木。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五:“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唐 杜牧《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置内署因寄书四韵》:“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金 蔡松年《鹧鸪天》词:“解语宫花出画檐,酒尊风味为花甜。”《水浒传》第一回:“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⒉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宋 李宗谔《绝句》:“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独出宫门去,恰似当年下第归。”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嫦娥 翦就緑云衣,折得蟾宫第一枝。宫花斜插帽簷低,一举成名天下知。”清
    • 2.
      赭袍释义:即赭黄袍。唐 李濬《松窗杂录》:“中宗 尝召宰相 苏瓌、李乔 子进见。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抚於赭袍前,赐与甚厚。”《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昭义 节度使 毛璋 所为骄僭,时服赭袍。”王国维《读史二绝句》之二:“只怪 常山 赵延寿,赭袍龙凤向中原。”参见“赭黄袍”。
    • 3.
      赭黄释义:⒈土黄色。古代皇帝袍服以此色染之。⒉指赭黄袍。⒊指黄中带赤的颜色。
    • 4.
      赭黄衣释义:即赭黄袍。
    • 5.
      赭黄袍释义:⒈天子所穿的袍服。因颜色赭黄,故称。⒉用以指代天子。
    • 6.
      龙章释义:⒈龙纹;龙形。《礼记·郊特牲》:“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南朝 宋 鲍照《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南史·宋纪上·武帝》:“尝游 京口 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⒉指龙旗。《管子·兵法》:“三曰举龙章,则行水。”⒊皇帝的仪仗。唐 温庭筠《湖阴词》:“白虬天子金鍠鋩,高临帝座回龙章。”亦借指皇帝。唐 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清水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宋 秦观《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之一:“赭黄繖底望龙章,不断惟闻蜡炬

赭黄(zhehu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赭黄是什么意思 赭黄读音 怎么读 赭黄,拼音是zhě huáng,赭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赭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