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乱 [lǐ luàn]
1. 治与乱。
例理乱对立。
英[ order or lack of it; ]
2. 治理整顿纷乱。
例拨正理乱。
英[ bring order out of chaos; ]
理乱 引证解释
⒈ 治理动乱,纷乱。
引《墨子·节葬下》:“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理乱乎?”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
《北史·高允传》:“移风易俗,理乱解纷。”
⒉ 治与乱。
引《管子·霸言》:“尧 舜 之人,非生而理也; 桀 紂 之人,非生而乱也。故理乱在上也。”
《后汉书·崔寔传论》:“寔 之《政论》,言当时理乱,虽 鼂错 之徒不能过也。”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金 元好问 《送高雄飞序》:“考古昔之理乱,论治道之先后。”
朱自清 《那里走,我们的路》:“这样,对于实际政治,便好落得个不闻理乱。”
国语词典
理乱 [lǐ luàn]
⒈ 治理纷乱。
引汉·王充《论衡·程材》:「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
《北史·卷三一·高允传》:「移风易俗,理乱解纷。」
⒉ 治世与乱世。
引《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寒暑相推,阴阳代兴,运极则化,理乱相承。」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理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正拨乱释义: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
- 2.
妖童释义:⒈亦作“妖僮”。美少年。多指男色。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綺室。”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清 孙鼎臣《凌丰叔哀辞》:“所至妖僮曼姬,丝竹杂进。”⒉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清 朱琦《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妖童喷雾作狡獪,截江拦杀火又起。”
- 3.
宣淫释义:亦作“宣婬”。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左传·宣公九年》:“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杜预 注:“宣,示也。”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上下同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陈灵公 宣婬於朝,泄冶 正諫而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敢瞒大人,这事有个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是何异于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无事事者乎?”
- 4.
报施释义:⒈亦作“报嗣”。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杜预 注:“施,功劳也,有劳则望报过甚。”后以“报施”谓报答;赐予。《史记·伯夷列传》:“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蛮夷贫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唐 柳宗元《睢阳庙碑》:“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自是每岁贡献不絶,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也。”⒉犹报应。宋 秦观《李固论》:“视国之理乱,则知君臣之贤不肖。以二 汉 论之,报施之道其不殊也如此,然则为君臣者可不戒哉!
- 5.
拨乱释义:⒈平定祸乱。 ⒉治理乱政。⒊挑拨。
- 6.
治乱安危释义:治理乱世,安定危局。
- 7.
治乱扶危释义:治:治理。治理乱世,扶持危局。
- 8.
治乱持危释义:治理乱世,扶持危局。
- 9.
萌象释义:事物的萌芽和征象。 唐 元稹《献事表》:“是以古者人君即位之始,萌象未见之时,必有狂直敢言之士抵忌讳,献危言。”《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理乱之始,必有萌象。”
- 10.
讨乱释义:⒈讨伐叛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 与 瓚 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 夷 叔,分著丹青。’”唐 李德裕《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 李石 詔,且令身赴行营,於侧近徵兵讨乱。”⒉治理乱政。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能》:“威猛之政,宜於讨乱,以之治善则暴。”刘昞 注:“乱民桀逆,非威不服。”
- 11.
起发释义:⒈犹启发。《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高可敷翫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三国 魏 曹操《请增封荀彧表》:“起发臣心,革易愚虑。”宋 王禹偁《为宰臣谢新雕三史表》:“欲俾详观理乱,起发昏蒙。”朱季海《<楚辞解故>序》:“近世学者,无替旧闻,转相起发,然遗逸多有。”⒉出发。《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晋王 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靖康 二年,浙西路 勤王兵,共六千七百五十四人,以二月七日起发,东都 之陷已累月矣。”《水浒传》第五八回:“梁山 人马分作五军起发
- 12.
钻木得火释义:远古时代的一种取火方法。 用钻子钻木,木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相传 燧人氏 发明。《关尹子·二柱》:“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 清 袁枚 《新齐谐·燧人钻火树》:“教 燧人皇帝 钻木取火,以作大烹。”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但是,钻木取火的 燧人氏 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 罗广斌 《在烈火中永生》:“没有墨,就用钻木取火的办法把棉花烧成灰,滴上几滴水,就代替了墨。” 唐 罗隐 《两同书·理乱》:“昔 伯益 凿井, 燧人 钻木。水火之利,於今赖之。”
- 13.
长养释义:⒈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汉 仲长统《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清 薛福成《顾贞女传》:“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长养教诲,以至成人。”⒉长大;生成。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李广田《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