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帑藏 帑藏的意思
tǎngcáng

帑藏

简体帑藏
繁体
拼音tǎng cáng
注音ㄊㄤˇ ㄘ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ǎng nú, ◎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例句】: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1) 古同“孥”,儿女。(2) 鸟尾。【组词】:鸟帑。

cáng zàng,(1) 隐避起来。【组词】: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2) 收存起来。【组词】:收藏。藏品。藏书。储藏。(1) 储放东西的地方。【组词】:藏府。宝藏。(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组词】: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组词】:藏族。(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5) 同“臟”。

基本含义

帑藏意为秘密地保存或隐藏财物,也可指将财物保存在某个地方。

帑藏的意思

帑藏 [tǎng cáng]

1. 亦作“帑臧”。

2. 国库。

4. 指钱币、财产。

帑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帑臧”。

⒉ 国库。

《汉书·王莽传下》:“长乐 御府、中御府及都内、平準帑藏钱帛珠玉财物甚众。”
《后汉书·杨秉传》:“帑臧空虚,浮食者众。”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仓库流衍于里閭,职贡委输于帑藏。”
《明史·陈俊传》:“时州县残破,帑藏殫虚。”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是故革故之政,相材而授之职,自治官、法吏、军帅、专对之使、帑臧之守,起自卒吏,上至乎上卿。”

⒊ 指钱币、财产。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有富人子自童亡外,既长行乞过家而不识也。其父识引之,子復家,授以帑藏,退不敢当。”


国语词典

帑藏 [tǎng cáng]

⒈ 储藏财币的府库,通常指国库。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
《明史·卷一五七·陈俊传》:「时州县残破,帑藏殚虚。」

⒉ 财产、财货。

明·刘元卿《贤奕编·卷三·警谕》:「又有富人子自童亡外,既长,行乞过家而不识也。其父识引之,子复家,授以帑藏,退不敢当。」


帑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井肆释义:井市。 《新唐书·朱朴传》:“广明 巨盗陷覆宫闕,局署帑藏,里閈井肆,所存十二。”
    • 2.
      侵用释义: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太平广记》卷二七引《神仙传拾遗·唐若山》:“况帑藏钱帛,颇有侵用,诚为君忧之。”《儒林外史》第九回:“商人 杨执中,累年在店不守本分,嫖赌穿吃,侵用成本七百餘两,有误国课。”
    • 3.
      土圭释义: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贾公彦 疏:“土圭尺有五寸,周公 摄政四年,欲求土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测度也。度土之深,深谓日景长短之深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李善 注引 郑玄 曰:“土,度也;缩,短也;盈,长也。谓圭长一尺五寸,夏至之日,竖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当中也。”《南史·宋纪上》:“长安 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明
    • 4.
      帑臧释义:见“帑藏”。
    • 5.
      彫伤释义:⒈凋敝,匮乏。《后汉书·翟酺传》:“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彫伤,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⒉凋丧,丧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帝好文学”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魏书》:“帝初在东宫,疫癘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
    • 6.
      慢戏释义:轻慢戏谑。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荆州 有所识,作赋,是 束晳 慢戏之流,殷 甚以为有才。”《宋书·少帝纪》:“日夜媟狎,羣小慢戏,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殫尽。”清 梅曾亮《王惠川墓志铭》:“上及杳冥不可知之年,下至骫骳慢戏,假託名字,閒脱分裂,古人之所不称,往往立之。”
    • 7.
      斯箱释义:指载粮的车子。箱,车箱。斯,助词。亦借指极多的粮食。语出《诗·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 笺“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北周 庾信《周祀方泽歌·昭夏》:“斯箱既千,子孙则百。”唐 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校緡閲帑藏,发廪忻斯箱。”郭沫若《颂湛江·堵海工程》诗:“开拓盐田万公顷,争收粮食亿斯箱。”
    • 8.
      殚尽释义:空竭。《宋书·少帝纪》:“兴造千计,费用万端,帑藏空虚,人力殫尽。”唐 裴铏《传奇·崔炜》:“不事家产,多尚豪侠,不数年,财业殫尽,多栖止佛舍。”《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元年》:“帑藏空竭,民财殫尽。”
    • 9.
      民物释义:⒈泛指人民、万物。汉 蔡邕《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宋 张孝祥《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⒉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⒊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宋 苏舜钦《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
    • 10.
      清治释义:⒈清明的治绩。《三国志·魏志·程昱等传评》:“程昱、郭嘉、董昭、刘曄、蒋济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 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⒉清理整顿。《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克用 曰:‘此辈从吾攻战数十年,比者帑藏空虚,诸军卖马以自给;今四方诸侯皆重赏以募士,我若急之,则彼皆散去矣,吾安与同保此乎!俟天下稍平,当更清治之耳。’”
    • 11.
      迫狭释义:⒈亦作“迫陿”。宽度窄,范围小。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中:“长公主府第,最为迫狭,计用彩绘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种种,有不可计者。国家帑藏,安得不虚罄乎!”⒉指见识、心胸等不宽广。明 宋濂《跋东莱止斋与龙川尺牍后》:“当时论 晦翁 者,或有迫狭之讥,而 龙川 亦甚病其细碎。”清 黄宗羲《紫环姜公墓表铭》:“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狭之世论,不復再试,是可惜也。”⒊局促;不顺心。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无山林,尝迫狭不自得。”明 唐顺
    • 12.
      郊赉释义:古帝王举行郊祭时给予臣下的赏赐。宋 苏轼《上圜丘合祭六议札子》:“天子出郊,兵卫不可简省。大輅一动,必有赏赐。今三年一郊,倾絶帑藏,犹恐不足,郊賚之外,岂可復加!”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王荆公 以为两府郊賚不多,减之未足以富国。”
    • 13.
      雕伤释义:⒈凋伤,死亡。⒉彫傷:凋敝,匮乏。《后汉书·翟酺传》:“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彫伤,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⒊凋丧,丧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帝好文学”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帝初在东宫,疫癘大起,时人彫伤,帝深感叹。”
帑藏是什么意思 帑藏读音 怎么读 帑藏,拼音是tǎng cáng,帑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帑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