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至文 至文的意思
zhìwén

至文

简体至文
繁体
拼音zhì wén
注音ㄓˋ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到。【组词】: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2) 极、最。【组词】: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极其文雅的文笔或文字。

至文的意思

至文 [zhì wén]

1. 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

2. 最有文饰。

4. 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至文 引证解释

⒈ 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

《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劌,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彊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

⒉ 最有文饰。文,指礼的形式。至文,谓礼制的规定极其完备。

《荀子·礼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以有明,至察以有説。”

⒊ 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善为文者,贵乎奇其意而易其词。骤而览之,亹亹觉其易也;徐思而绎之,虽极意工巧者莫加焉。若是者,其为至文乎?”
《研云甲编·<陶庵梦忆>序》:“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


至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唐释义:⒈大门至厅堂的路。⒉借指庙堂、中堂。⒊庭院。⒋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 2.
      乘机打刼释义: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清 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 明 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選職方,乘機打刼。”
    • 3.
      廕补释义:犹荫叙。 谓因先世荫庇补官。《新唐书·韦武传》:“年十一,廕补右千牛,累迁 长安 丞。”宋 苏轼《郊祀奏议》:“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廕补亲属,非 周 礼也。”《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后世廕补法行,或曰显官必公卿子弟为之,以幼习其业,熟朝廷臺阁之议;或曰骄驁不通古今,无益於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皆偏见耳。”
    • 4.
      荣宝斋释义:我国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机构。在 北京 琉璃厂。1894年(清 光绪 二十年)创立,经营木板水印业务。近年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范围扩大至文房四宝,所复制的古今名画,酷肖传神,富有民族特色。
    • 5.
      超羣拔萃释义:犹言出类拔萃。 形容超越寻常;杰出。明 宋濂《<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至於 岐 陽有鳳,則超羣拔萃,其動物中之至文者歟?”梁启超《中国史叙论》第七节:“又於領袖團體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羣拔萃之威德。”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四回:“就中惟有 必攘 超羣拔萃,各人所不能及。”
    • 6.
      超群拔萃释义:犹言出类拔萃。 形容超越寻常;杰出。明 宋濂《<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至於 岐 阳有凤,则超羣拔萃,其动物中之至文者歟?”梁启超《中国史叙论》第七节:“又於领袖团体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羣拔萃之威德。”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四回:“就中惟有 必攘 超羣拔萃,各人所不能及。”

至文(zhi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至文是什么意思 至文读音 怎么读 至文,拼音是zhì wén,至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至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