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惭 [xiū cán]
1. 感到羞耻和惭愧。
英[be ashamed;]
羞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羞慙”。羞愧。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慙。”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姜氏 见了二书,羞惭无措。”
刘大白 《金钱》诗:“羞惭也羞惭!白住白吃白穿!”
国语词典
羞惭 [xiū cán]
⒈ 面含羞而心惭愧。也作「羞慙」。
引《西游记·第四二回》:「那妖王满面羞惭,不敢回视。」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说得毓生满面羞惭,只得如数给他。」
羞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羞释义:不以为羞惭;不害羞。
- 2.
入地释义:⒈钻入地下。 形容十分羞惭。⒉喻死亡。⒊宋代靖州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 3.
刮席释义:谓羞惭不敢仰视,两手不知所措而摩擦坐席。
- 4.
口碜释义:犹牙碜。食物中夹着沙子杂质,嚼起来口不舒服。比喻说话时感到不自在、羞惭。
- 5.
忧惭释义:忧虑羞惭。
- 6.
忸怩不安释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7.
忸怩作态释义:忸怩:羞惭的样子。 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 8.
怍色释义:羞惭的神色。
- 9.
惨羞释义:羞惭。
- 10.
惭噱释义:带着羞惭的心情大笑。
- 11.
惭忿释义:亦作“慙忿”。羞惭忿恨。
- 12.
惭怒释义:羞惭愤怒。
- 13.
惭恚释义:亦作“慙恚”。羞惭怨恨;羞惭愤怒。
- 14.
惭恧释义:亦作“慙恧”。羞惭。
- 15.
惭悚释义:羞惭惶恐。
- 16.
惭惊释义:亦作“慙惊”。羞惭惊恐。
- 17.
惭慨释义:⒈亦作“慙慨”。羞惭感叹。⒉羞惭愤慨。
- 18.
惭懅释义:亦作“慙懅”。羞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 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 惭懅而还。”李贤 注:“懅,亦惭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駢 曰:‘近者觉君之妄多矣,君善为之,勿使吾为 周侍中!’言毕,惨沮久之,用之 慙懅而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唤 万石 跪受巾幗,操鞭逐出。值 马 在外,惭懅而还。”
- 19.
惭灼释义:亦作“慙灼”。 羞惭焦急。
- 20.
惭荷释义:羞惭感荷。向对方表示感谢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