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虎 [fēng hǔ]
1. 古人谓虎啸生风,故以“风虎”指相互感应或关联的事物。
风虎 引证解释
⒈ 古人谓虎啸生风,故以“风虎”指相互感应或关联的事物。参见“风从虎,云从龙”。
引前蜀 杜光庭 《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臣闻天地分灵,君臣定位,必资辅赞,用致昇平,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夫享者,何也?道之通者也……於物为云龙,为风虎,为鱼水,其迹异,其道同,统而言之,则嘉之会也。”
风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虎释义:谓云龙风虎。比喻圣主贤臣之遇合。
- 2.
云龙释义:⒈云和龙。汉 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五代 齐己《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前蜀 杜光庭《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⒉《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宋 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明 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
- 3.
虎啸释义:⒈虎吼叫。 ⒉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晋赵至《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唐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 4.
风虎释义:古人谓虎啸生风,故以“风虎”指相互感应或关联的事物。
- 5.
风虎云龙释义: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 武 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伊尹 有相 汤 的贤,武王 有伐 紂 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明 无名氏《鸣凤记·严嵩庆寿》:“欢乐,会风虎云龙,羽翼相从胆气豪。”参见“风从虎,云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