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 [mǔ yí]
1.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2. 指作母亲的仪范。
4. 为母之道。
母仪 引证解释
⒈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引《<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⒉ 指作母亲的仪范。
引唐 赵璘 《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
⒊ 为母之道。
引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夫人 王氏,共传妇道母仪;小女 湘英,更喜天才国色。”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於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於胎教。”
国语词典
母仪 [mǔ yí]
⒈ 为人母的典型轨范。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
近母范
母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范释义:⒈可为楷模的美德。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躰之尊。”⒉指良好的典范。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寻 五柳 之先生,琴尊雅兴;謁 孤松 之君子,鸞凤腾翩。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 2.
六列释义:⒈古乐名。 《吕氏春秋·古乐》:“帝嚳 命 咸黑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吕氏春秋·古乐》:“汤 乃命 伊尹 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高诱 注:“《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皆乐名。”⒉谓《古列女传》之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六篇。《续古文苑·丁廙<蔡伯喈女赋>》:“披 邓林 之曜鲜,明六列之尚致。”孙星衍 注:“案:六列,谓《列女》之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六传也。”三国 魏 曹植《叙愁赋》:“迄盛年而始立,修女职於
- 3.
内职释义:⒈指嫔妃等在宫中所尽的职守。《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旧唐书·后妃传下·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后性仁和恭逊,深抑外戚,无丝毫假贷,训厉内职,有母仪之风焉。”⒉指嫔妃。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愜朕心。”⒊指供职禁中,内参机要的朝廷重臣。《后汉书·伏湛传》:“光武 即位,知 湛 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徵拜尚书。”唐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今者入守内职,为朝廷大臣。”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八·内职》:“旧《哀帝纪》:‘天祐 元年三月,敕
- 4.
坤仪释义:⒈大地。 ⒉仪表。相术家以地上的五岳、四渎比喻人的五官及脸上各部位,故称人的容貌仪表为“坤仪”。⒊犹母仪。多以称颂帝后,言为天下母亲之表率。
- 5.
天下母释义:⒈万物的始源。⒉全国的母仪。称颂皇后之词。
- 6.
天廕释义:指父亲的荫庇。五代 殷鹏《赠太傅罗周敬墓志铭》:“早失天廕,幼奉母仪。”
- 7.
太仪释义:⒈天帝的宫庭。 《楚辞·远游》:“朝发軔於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閭。”王逸 注:“太仪,天帝之庭,习威仪之处也。”唐 吴筠《游仙》诗之十二:“停驂太仪侧,整服金闕前。”⒉公主之母的称号。唐 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 六年又从吏部郎中 柳冕 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唐 王建《宫词》之七四:“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 昭阳 乞药栽。”《旧唐书·德宗纪下》:“癸酉,復呼亲王母曰太妃,公主母曰太仪。”参阅 唐 柳冕《请定公主母称号状》、宋 王溥《唐会要·内职杂录》。
- 8.
太妊释义:《列女传·母仪传》: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仲也,王季娶以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 及其妊文王。
- 9.
慈闱释义:⒈亦作“慈幃”。亦作“慈帷”。旧时母亲的代称。宋 张孝祥《减字木兰花·黄坚叟母夫人》词:“慈闈生日,见説今年年九十。”明 陆采《明珠记·别母》:“承凤詔须当远出,别慈幃怎敢从容!”清 李渔《怜香伴·香咏》:“念煢煢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将严父当慈幃。”陈家英《秋夜次秀元三妹韵兼呈伯兄》:“眉山 兄弟天涯别,应念慈帷老病侵。”⒉封建时代以皇后母仪天下,故亦以称皇后。宋 梁焘《立皇后孟氏制》:“明扬德阀之懿,简在慈闈之公。”
- 10.
母临释义:谓以母仪照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宋皇后》:“宋皇后 亲与陛下共承宗庙,母临万国,歷年已久。”唐 陆贽《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惟帝承天,惟后配帝;嗣续百代,母临万邦。”
- 11.
母仪之德释义: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 12.
母仪释义:⒈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唐 杜牧《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明 张煌言《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⒉指作母亲的仪范。唐 赵璘《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宋 司马光《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⒊为母之道。唐 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
- 13.
母字释义:⒈母仪爱育。⒉指汉字结构的形符。
- 14.
母范释义:犹母仪。
- 15.
潜跃释义:⒈出没。 多用以比喻出仕和退隐。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逯钦立 注:“潜跃,以鳞甲类的出没比喻人们出仕和退隐两种情况。”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⒉谓帝王未登基之时。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上自潜跃以来,多详延故老,问以前代兴废之由,铭之於心,以为鑑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 或佐潜跃之前,或承藩邸之际,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 16.
登寿释义:长寿;高龄。汉 蔡邕《汉交阯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既作母仪,履信思顺,登寿耄耋,用永蕃孌。”唐 张说《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位不盈量,年无登寿。”
- 17.
籽料凤凰释义: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母仪天下,而凤凰亦有“爱情”、“夫妻”的意思。
- 18.
诒罹释义:亦作“詒离”。 谓带来忧愁。语本《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詒罹。”毛 传:“罹,忧也。”郑玄 笺:“无遗父母之忧。”唐 权德舆《唐故润州昭代寺比丘尼元应墓志铭》:“上无詒离,下振母仪。”
- 19.
郝钟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汝南 少无婚,自求 郝普 女。 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 东海,遂为 王氏 母仪…… 王司徒 妇,钟氏 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