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逋欠 逋欠的意思
qiàn

逋欠

简体逋欠
繁体
拼音bū qiàn
注音ㄅㄨ ㄑ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ū,(1) 逃亡。【组词】:逋逃。逋迁。逋荡。(2) 拖欠。【组词】:逋负。逋租。逋债。(3) 拖延。【例句】:逋留(逗留)。

qiàn,(1) 人在疲倦时张口出气。【组词】:打哈欠。(2) 身体稍稍向上移动。【组词】:欠身。(3) 短少,不够。【组词】:欠缺。欠安。(4) 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或应当给人的事物还没有给。【组词】:拖欠。欠账。

基本含义

逋欠指欠债或拖欠债务,也可用来形容迟延不还的行为。

逋欠的意思

逋欠 [bū qiàn]

1. 拖欠;拖延。

日渐逋欠钱粮。

[ be in arrears with; ]

2. 拖欠的债务。

[ debt; ]

逋欠 引证解释

⒈ 拖欠;短少。

唐 元稹 《当州两税地》:“自此贫富彊弱,一切均平,徵敛赋租,庶无逋欠。”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况近来闻説钱粮也多逋欠,常被参罪。”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贺相国》:“本宅无生事之僕,钱粮无分毫升合之逋欠。”

⒉ 拖欠的赋税钱粮。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征伐既下诸国,必先已逋欠,涤烦苛,賙乏絶,雪寃滞,惠农民,拔人材,申命郡邑,反復不倦。”
《元典章·圣政二·贷逋欠》:“积年逋欠,并与除免。”
清 张景苍 《喻邑劝谕歌》:“逋欠清完且踊跃,不负数年予教育。”


逋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根穷释义:谓彻底追查。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州县胥吏,皆欲多禁繫人,或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租税逋欠至少,而禁繫累日,遂至破家。”
    • 2.
      监锢释义:监禁;禁锢。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岁月益久,逋欠愈多,科决监錮,以逮妻孥。”清 金捧阊《守一斋笔记·奚孝廉》:“核尔所犯,本应监錮,特念精脩有年,姑释去。”
    • 3.
      积岁释义:多年。《南史·到洽传》:“洽 覩时方乱,深相拒絶,遂筑室巖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宋 苏辙《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诗:“淮南 旱已久,疲民食田蔬……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元 杨维桢《送海盐知州贾公秩满序》:“故狱者积岁不决者,部使者多以属公而得其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未能取赢积岁之逋欠,而先失土著之民心,使邑境空虚,田庐荒废。”
    • 4.
      赦宥释义:宽恕;赦免。《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杜预 注:“言 晋 讨小国,有藉手之功,则赦其罪人。”《旧唐书·刘邺传》:“累有赦宥,不蒙恩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诸路逋欠,先朝每有赦宥,皆令蠲放。”《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一遭俘虏,或得赦宥;至於再三,杀无赦。”
    • 5.
      逋欠释义:拖欠:逋欠税粮。

逋欠(buq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逋欠是什么意思 逋欠读音 怎么读 逋欠,拼音是bū qiàn,逋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逋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