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的意思
zhāngshēngshì

虚张声势

简体虚张声势
繁体虛張聲勢
拼音xū zhāng shēng shì
注音ㄒㄩ ㄓㄤ ㄕㄥ ㄕ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xū,(1) 空。【组词】: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2) 不真实的。【组词】:虚伪。虚假(jiǎ)。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3) 内心怯懦。【组词】:做贼心虚。(4) 不自满。【组词】: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5) 抽象的。【组词】:虚词。(6) 衰弱。【组词】: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同“墟”,大丘。(9) 同“圩”,集市。

zhāng,(1) 开,展开。【组词】:张开。张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2) 商店开业。【组词】:开张。(3) 拉紧。【组词】:紧张。张力。(4) 扩大,夸大。【组词】:夸张。(5) 放纵,无拘束。【组词】:乖张。嚣张。(6) 料理,应酬。【组词】:张罗。(7) 惊惶,慌忙。【组词】:张惶失措。(8) 看,望。【组词】:张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组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11) 姓。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shì,(1) 权力,威力。【组词】: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组词】: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基本含义

通过夸大或夸张的手段制造威势或气势,以掩盖实力的不足。

虚张声势的意思

虚张声势 [xū zhāng shēng shì]

1. 假作威势,用虚声吓人。

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make a false show of strength;]

虚张声势 引证解释

⒈ 假装出盛大的气势。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 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至於分兵出界,公然为恶,亦必不敢。”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四折:“这廝倚恃钱财,虚张声势,硬保强媒,把咱凌逼。”
《红楼梦》第六八回:“凤姐 又差了 庆儿 暗中打听告下来了,便忙将 王信 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要虚张声势,惊唬而已。”
刘伯承 《回顾长征》:“于是,我军以一军团包围 贵阳 东南的 龙里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国语词典

虚张声势 [xū zhāng shēng shì]

⒈ 故意夸大声威气势,用以吓阻他人。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红楼梦·第六八回》:「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虚张声势,惊吓而已。」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

不动声色


虚张声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装腔作势释义: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
    • 2.
      矫揉造作释义: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虚张声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不动声色释义: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虚张声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佯攻释义:虚张声势地进攻。
    • 2.
      卖野人头释义:方言。 谓虚张声势以吓人或骗人。
    • 3.
      叫噪释义:叫喊吵闹,虚张声势。
    • 4.
      埋杆竖柱释义:埋上杆子,竖起柱子。比喻虚张声势。
    • 5.
      声兵释义:⒈宣布出兵。⒉指虚张声势以疑惑敌人的军事布置。
    • 6.
      声势释义:声威和气势:虚张声势。 声势浩大。
    • 7.
      好为虚势释义:指只图表面上的红红火火,即喜欢虚张声势。
    • 8.
      媢嫉释义:嫉妒。《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於厥家国。”唐 柳宗元《与肖翰林俛书》:“年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明 王錂《春芜记·解嘲》:“宋玉 才名颇盛,寡人宠爱方深,那 登徒子 一时媢嫉,此亦人情。”清 薛福成《李德裕纳维州降将论》:“﹝ 胡寅 ﹞睹 汪(汪伯彦)、黄(黄潜善)、秦檜 之媢嫉贤臣,虚张声势,协和误国,置中原於度外。”
    • 9.
      恫疑虚喝释义: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 10.
      恫疑虚猲释义: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同“恫疑虚喝”。
    • 11.
      树上花开释义:“树上开花”之计,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真相,以便能出奇制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 12.
      狐假鸱张释义: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 13.
      疑兵释义: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而布置的军队。
    • 14.
      瞎神捣鬼释义:犹言装神弄鬼。 形容没有实据地虚张声势。
    • 15.
      空炮释义:⒈不放实弹的炮。 ⒉比喻空话,谣言。⒊虚张声势的话。
    • 16.
      簸土扬沙释义:指虚张声势。
    • 17.
      虚声恐吓释义:虚张声势来吓唬人。
    • 18.
      虚声恫喝释义:指虚张声势,威吓对方. 恫:使恐惧 喝:威胁,恐吓。
    • 19.
      虚猲释义:亦作“虚喝”。 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战国策·齐策一》:“秦 虽欲深入,则狼顾,恐 韩 魏 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引此文作“虚喝”。《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全 欲朝廷不为备,且不遽絶其给,乃挟 蒙古 李 宋 二宣差以虚喝朝廷,然 蒙古 实未尝资 全 兵。”严复《救亡决论》:“是故一理来前,当机立剖,昭昭白黑,莫使听荧。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

虚张声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佯攻释义:虚张声势地进攻。
    • 2.
      卖野人头释义:方言。 谓虚张声势以吓人或骗人。
    • 3.
      叫噪释义:叫喊吵闹,虚张声势。
    • 4.
      埋杆竖柱释义:埋上杆子,竖起柱子。比喻虚张声势。
    • 5.
      声兵释义:⒈宣布出兵。⒉指虚张声势以疑惑敌人的军事布置。
    • 6.
      声势释义:声威和气势:虚张声势。 声势浩大。
    • 7.
      好为虚势释义:指只图表面上的红红火火,即喜欢虚张声势。
    • 8.
      媢嫉释义:嫉妒。《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於厥家国。”唐 柳宗元《与肖翰林俛书》:“年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明 王錂《春芜记·解嘲》:“宋玉 才名颇盛,寡人宠爱方深,那 登徒子 一时媢嫉,此亦人情。”清 薛福成《李德裕纳维州降将论》:“﹝ 胡寅 ﹞睹 汪(汪伯彦)、黄(黄潜善)、秦檜 之媢嫉贤臣,虚张声势,协和误国,置中原於度外。”
    • 9.
      恫疑虚喝释义: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 10.
      恫疑虚猲释义: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同“恫疑虚喝”。
    • 11.
      树上花开释义:“树上开花”之计,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真相,以便能出奇制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 12.
      狐假鸱张释义: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 13.
      疑兵释义: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而布置的军队。
    • 14.
      瞎神捣鬼释义:犹言装神弄鬼。 形容没有实据地虚张声势。
    • 15.
      空炮释义:⒈不放实弹的炮。 ⒉比喻空话,谣言。⒊虚张声势的话。
    • 16.
      簸土扬沙释义:指虚张声势。
    • 17.
      虚声恐吓释义:虚张声势来吓唬人。
    • 18.
      虚声恫喝释义:指虚张声势,威吓对方. 恫:使恐惧 喝:威胁,恐吓。
    • 19.
      虚猲释义:亦作“虚喝”。 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战国策·齐策一》:“秦 虽欲深入,则狼顾,恐 韩 魏 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引此文作“虚喝”。《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全 欲朝廷不为备,且不遽絶其给,乃挟 蒙古 李 宋 二宣差以虚喝朝廷,然 蒙古 实未尝资 全 兵。”严复《救亡决论》:“是故一理来前,当机立剖,昭昭白黑,莫使听荧。凡夫恫疑虚猲,荒渺浮夸,举无所施其伎焉者,得此道也。”

虚张声势造句

1.联名可以壮胆,可以虚张声势,色厉内荏者尽如此。

2.趁敌人还不明真相,我们来了个虚张声势,横冲直撞,四面开花。

3.别看他吼得那么大声,就是因为外强中干,才需要那样虚张声势

4.来个虚张声势,横冲直闯先把敌人的阵地切断。

5.他样子吓人,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6.张飞在长坂坡虚张声势,吓退了曹操的大军。

7.他样子吓人,其实是虚张声势而已。

8.看来这个人并不凶,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9.虚张声势,正努力掩藏自己的恐惧。

10.虚张声势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虚弱的本质。

11.人们只是在扬铃打鼓,虚张声势,不用管他们。

12.父亲就是父亲,手裡的棒子,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哪会真的打你。

13.楚歌五色无主,即使是虚张声势,也足以令人股战而栗。

14.这次全厂的竞赛,既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

15.你何必怕他?他只不过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16.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穷兵黩武。

17.那些没有真正能力的人,才只会虚张声势,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18.父亲就是父亲,手里的棒子,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哪会真的打你。

19.虚张声势恐吓他,使他误以为她的枪是上了膛的。

20.他原以为对方调兵遣将,不过是盘马弯弓,虚张声势,岂料战火真的烧起来了。

虚张声势是什么意思 虚张声势读音 怎么读 虚张声势,拼音是xū zhāng shēng shì,虚张声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虚张声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