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官 [bǔ guān]
1. 补授官职。
补官 引证解释
⒈ 补授官职。
引《史记·平準书》:“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文臣曰‘上书可采’,武臣曰‘军前有劳’,并补官,仍许磨勘,封赠为官户。”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管怀珠寄夫书》:“日望夫子早日补官,同到 秦中,合家完聚。”
补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使释义:⒈指役使人员;随从。《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⒉随从出使。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建炎 兵兴,从使絶域者,厮舆辈亦补官。”⒊纵使,即使。唐 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
- 2.
候选释义:清 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清 李渔《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 3.
借补释义:⒈用补充缺额的名义授予某种官职。⒉指候补官员因本职额满,暂以高品之官衔补低品之缺。
- 4.
套礼释义:⒈旧时交际中赠送的成套礼品,明 代中叶已有此俗。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交际》:“﹝先王大父﹞后入补官,去国将二十年,时 严分宜 当国,故旧识也,以一纱二扇謁之……二十年来即平交必用二币,至於四,至於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数侑之,谓之八大八小,不知始自何时,而当之者反以为俗套,不肯尽收。乃於八大八小之后,另开珍异及土宜适用之物,以备选择。”⒉谓陈腐俗礼。清 李渔《意中缘·诳姻》:“洞房中无人注仪,须脱略休行套礼。”
- 5.
宣帖释义:又称宣札。宋 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帝﹞命 纲 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曹曚 副之,置司于大晟府,辟置官属,赐银各百万,朝议、武功大夫以下及将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许便宜从事。”
- 6.
廕补释义:犹荫叙。 谓因先世荫庇补官。《新唐书·韦武传》:“年十一,廕补右千牛,累迁 长安 丞。”宋 苏轼《郊祀奏议》:“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廕补亲属,非 周 礼也。”《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后世廕补法行,或曰显官必公卿子弟为之,以幼习其业,熟朝廷臺阁之议;或曰骄驁不通古今,无益於民,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皆偏见耳。”
- 7.
归明释义:⒈谓归服圣明之主。⒉宋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到宋朝廷补官为“归明”。
- 8.
拔补释义:提拔补官。
- 9.
指分释义:⒈指点安排。⒉清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 10.
挑补释义:⒈挖补。 《元典章·户部六·挑钞》:“元贞 元年五月初八日奏过事内一件挑补钞的,一两挑补做二两,五钱挑补做一两使的。”⒉挑选补官。《清会典事例·宗人府·授官》:“盛京 宗室营额设正副学长各一缺,由该省将军於移居宗室内挑补报府。”清 昭槤《啸亭杂录·宗室任职官》:“康熙 中,仁皇帝 念宗室蕃衍,初无入仕之途,乃钦定侍卫九十人,皆命宗室挑补。”
- 11.
换给释义:特指 宋高宗 时对附敌者改授以官。《宋史·高宗纪六》:“绍兴 九年秋七月丙申,命详验 刘豫 伪官,换给告身。”《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八月庚戌,詔 川 陕 宣抚司便宜补官,限一年陈乞换给。”参见“换授”。
- 12.
空名告身释义:未填姓名的补官文凭。
- 13.
简补释义:谓铨叙递补官员缺额。
- 14.
荫补释义: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宋 苏轼《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永维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詔更荫补法:长子不限年,餘子孙年过十五、弟姪年过二十乃得荫。”
- 15.
补转释义:补官迁职。《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四年》:“又以 淮 东制司言,先来海道立功将士,亦补转有差。”
- 16.
貤爵释义:屡封官爵。 元 欧阳玄《世綵堂记》:“近年賑饥,募民入粟补官,公发数万,貤爵不受,朝省旌表其门。”
- 17.
贲浑释义:即 陆浑。 古地名。《公羊传·宣公三年》:“楚子 伐 賁浑 戎。”陆德明 释文:“賁浑,旧音六,或音奔;下户门反。二传作 陆浑。”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皇甫 补官古 賁浑,时当玄冬泽乾源。”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陆浑 可作 賁浑。”
- 18.
赀户释义:富户。 貲,通“资”。《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括高貲户,财多者补官,逋负者被刑。”
- 19.
起病释义:⒈病愈。《晏子春秋·谏上九》:“晏子 起病而见公。”张纯一 注:“起病,病愈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县一来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復;二来连日沉酣糟粕,趁着酒兴,未免走了酒字下这道儿;三来这晚露坐夜深,着了些风寒:三合凑又病起来。”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⒉谓人病愈后亲友设宴招待、赠送物品表示祝贺。《水浒传》第六四回:“这里却説 梁中书 在城中,正与 索超 起病饮酒。”《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太尉夫妻好生欢喜,办下酒席,一当起病,一当送行。”⒊治病。
- 20.
起补释义:⒈征集补充。⒉服丧期满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