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冠 [bù guān]
1. 白布制的冠。
布冠 引证解释
⒈ 白布制的冠。
引《战国策·秦策五》:“梁 君伐 楚 胜 齐,制 韩 赵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 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於 秦。”
《吕氏春秋·不屈》:“惠王 布冠而拘于 鄄。”
《宋书·礼志五》:“太古布冠,齐则緇之。”
布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加释义:⒈古代男子行加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称为三加。《礼记·冠义》:“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郑玄 注:“冠者,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 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尔躬。’”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天子御 文德殿,百僚在位,命官行三加礼毕,当命字,仪典甚盛。”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然则,不必三加,而未始不冠;不必六礼,而未始不婚。”⒉指三次加兵。《左传·定
- 2.
大帛释义:⒈古白布冠。⒉粗丝织成的厚帛。⒊指古代行聘问之礼时使者所用的旃。即纯赤色曲柄旗。
- 3.
弃如弁髦释义:弁:黑布冠;髦:垂发。 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 4.
练冠释义:厚缯或粗布之冠。 古礼亲丧一周年祭礼时着练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季孙 练冠麻衣跣行。”孔颖达 疏:“练冠盖如丧服斩衰,既练之后布冠也。”《后汉书·礼仪志下》:“皇帝近臣丧服如礼。醳大红,服小红,十一升都布练冠。”
- 5.
缁布冠释义: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 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 6.
缁布释义:见“緇布冠”。
- 7.
缁撮释义:即缁布冠。 其制小,仅可束发髻。
- 8.
苴绖释义:丧服中麻布制的无顶冠与腰带。亦指居丧。《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絰、杖、绞带。”郑玄 注:“凡服在上曰衰,在下曰裳;麻在首、在腰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顶;要絰,象大带。”贾公彦 疏:“苴絰、杖、绞带者,以一苴目此三事,谓苴麻为首絰、要絰;又以苴竹为杖;又以苴麻为绞带。”《仪礼·士丧礼》:“苴絰大鬲。”郑玄 注:“苴絰,斩衰之絰也。苴麻者,其貌苴以为絰,服重者尚麤恶。”《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戊辰,羣臣奏请易服復膳。詔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絰之礼,以为沉痛。’”《新唐书·杨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