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过冬 过冬的意思
guòdōng

过冬

简体过冬
繁体過冬
拼音guò dōng
注音ㄍㄨㄛˋ ㄉㄨㄥ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ò guo guō,(1) 姓。

dōng,(1) 一年中的第四季。【例句】: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2) 姓。(3) 象声词,敲鼓声。【组词】:战鼓冬冬。

基本含义

指度过寒冷的冬天,比喻度过困难、艰苦的时期。

过冬的意思

过冬 [guò dōng]

1. 度过冬季。

过冬 引证解释

⒈ 度过冬季。

宋 张元干 《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今年梨是大年,大伙儿可是指望着它,过冬的口粮,过年的新衣裳,都在这树上长着呢!”


国语词典

过冬 [guò dōng]

⒈ 度过冬季寒冷的时期。

如:「雁子飞到南方过冬。」


过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鸟南飞释义: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 2.
      冬至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 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见〖节气〗、
    • 3.
      凌冬释义:越冬;过冬。
    • 4.
      启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5.
      啓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6.
      宿雪释义:积留过冬的雪。
    • 7.
      快炙背释义:以晒太阳取暖为快事。 典出《列子·杨朱》:“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以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用为讥人见识浅陋之典。
    • 8.
      曝献释义:《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 9.
      未寒积薪释义:冬天还没来到就开始贮备过冬的柴火。
    • 10.
      潜底释义:指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
    • 11.
      猫冬释义:方言。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
    • 12.
      芋火释义:煨芋之火。相传 唐 代 衡岳寺 僧 明瓒 性懒食残,号 懒残。李泌 尝读书寺中,异其所为,深夜往谒,懒残 拨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 泌 显达,封为 邺侯。事见《宋高僧传》卷十九。宋 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记此味,芋火对 嬾残。”宋 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窻约过冬。”元 周权《卜隐次韵》:“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 13.
      蛰伏待机释义:潜伏起来,等待时机。 蛰伏:像虫子一样藏在土里(过冬);待机:等待(可以展露头角)的机会。
    • 14.
      蛰兽释义: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
    • 15.
      负暄释义:⒈《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 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遂以“负暄”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⒉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 16.
      负曝释义:⒈冬天晒太阳取暖。语出《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蘧园有《负曝闲谈》。⒉引申为所献微薄。
    • 17.
      越冬释义:过冬(多指植物、昆虫、病菌):越冬作物。 有些昆虫潜伏在土内越冬。每年有几十万只候鸟飞往鄱阳湖越冬。
    • 18.
      越冬作物释义: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 19.
      过冬释义:度过冬天:穿件薄毛衣过得了冬吗?。 大雁每年都来这儿过冬。
    • 20.
      过冬作物释义:越冬作物。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过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鸟南飞释义: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 2.
      冬至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 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见〖节气〗、
    • 3.
      凌冬释义:越冬;过冬。
    • 4.
      启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5.
      啓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6.
      宿雪释义:积留过冬的雪。
    • 7.
      快炙背释义:以晒太阳取暖为快事。 典出《列子·杨朱》:“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以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用为讥人见识浅陋之典。
    • 8.
      曝献释义:《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 9.
      未寒积薪释义:冬天还没来到就开始贮备过冬的柴火。
    • 10.
      潜底释义:指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
    • 11.
      猫冬释义:方言。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
    • 12.
      芋火释义:煨芋之火。相传 唐 代 衡岳寺 僧 明瓒 性懒食残,号 懒残。李泌 尝读书寺中,异其所为,深夜往谒,懒残 拨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 泌 显达,封为 邺侯。事见《宋高僧传》卷十九。宋 苏轼《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记此味,芋火对 嬾残。”宋 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窻约过冬。”元 周权《卜隐次韵》:“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 13.
      蛰伏待机释义:潜伏起来,等待时机。 蛰伏:像虫子一样藏在土里(过冬);待机:等待(可以展露头角)的机会。
    • 14.
      蛰兽释义: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
    • 15.
      负暄释义:⒈《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 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遂以“负暄”为向君王敬献忠心的典实。⒉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 16.
      负曝释义:⒈冬天晒太阳取暖。语出《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蘧园有《负曝闲谈》。⒉引申为所献微薄。
    • 17.
      越冬释义:过冬(多指植物、昆虫、病菌):越冬作物。 有些昆虫潜伏在土内越冬。每年有几十万只候鸟飞往鄱阳湖越冬。
    • 18.
      越冬作物释义: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 19.
      过冬释义:度过冬天:穿件薄毛衣过得了冬吗?。 大雁每年都来这儿过冬。
    • 20.
      过冬作物释义:越冬作物。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过冬造句

1.秋天的风,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你瞧,她把魔棒往天空一挥,奇迹发生了,大雁张开翅膀,往南飞去,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动物们都准备过冬了。

2.秋天的风,有一只金色的长笛。它告诉大家,快快准备过冬吧!

3.鼠往家里搬过冬的粮食,虽然累得满头大汗,脸上却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4.秋天到了,小松鼠开始急忙搜寻过冬的粮食。

5.秋天的风,是一个小喇叭。它对小动物说快到冬天了,快点准备过冬啊!

6.青春需要自信,青春需要活力,青春属于我们。春暖花会开,假如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你就会有春色,假如你有理想,那春天一定会很遥远,假如你有自信,那麽总有一天你会拥有满园鲜花,相信自己,也许下一个拥有满园鲜花

7.大雁是候鸟,冬天要飞到南方过冬

8.冬天就要到了,小动物们忙着储藏食物准备过冬

9.我们要采取防寒措施,确保苗木安全过冬

10.有了这些储备,今年过冬看来不成问题。

11.过冬季长跑锻炼,我在增强体力方面大见成效。

12.为了过冬,田鼠储藏了大量的食物。

13.老鼠习惯在洞里储备过冬的食物。

14.妈妈早就把我过冬用的衣物准备齐全了。

15.秋天,动物们贮存了足够的过冬食物。

16.老奶奶勉强穿着这件破旧的衣服过冬

17.为了过冬有蔬菜吃,妈妈每年冬天都要贮藏些大白菜。

18.生长在广东,我看见过春花也看见过秋月却没看见过冬天白皑皑的积雪。

19.小松鼠收集了许多松果准备过冬

20.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通常都会有燕子来这里过冬

过冬(guod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过冬是什么意思 过冬读音 怎么读 过冬,拼音是guò dōng,过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过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