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循道 循道的意思
xúndào

循道

简体循道
繁体
拼音xún dào
注音ㄒㄩㄣˊ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1) 遵守,依照沿袭。【组词】:遵循。因循。循环。循规蹈矩。(2) 古同“巡”,巡行。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按照规定的道路或方法进行行动,遵循既定的路线或原则。

循道的意思

循道 [xún dào]

1. 遵循正道。

循道 引证解释

⒈ 遵循正道。

《荀子·尧问》:“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循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奉义释义:尊循道义。《左传·哀公六年》:“吾子,奉义而行者也。”《国语·周语中》:“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
    • 2.
      循道不违释义:遵循道德规范而不违背它。
    • 3.
      由义释义:遵循道义。
    • 4.
      行违释义:行为乖戾。宋 王明清《投辖录》:“我之主翁行违多不循道理,宠婢多而无嗣息,每钩致年少之徒与群妾合,久则毙之。”
    • 5.
      践德释义:犹言遵循道德规范。
    • 6.
      遵路释义:⒈谓遵循道路前进。南朝 宋 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北齐 刘昼《新论·赏罚》:“苟能赏信而罚明,则万人从之,若舟之循川,车之遵路,亦奚向而不济,何行而弗臻矣!”⒉犹出发。唐 辩机《<大唐西域记>赞》:“以 贞观 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锡遐征。”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卢肇,袁州 宜春 人,与同郡 黄颇 齐名。颇 富於产,肇 幼贫乏。与 颇 赴举,同日遵路,郡牧於离亭饯 颇 而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三年不得归。后稍平,选日遵路,中途为土
    • 7.
      遵途释义:亦作“遵涂”。谓遵循道路前进。
    • 8.
      顺理释义:⒈遵循道理。 《管子·君臣上》:“是故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晋 张华《鹪鹩四赋》:“委命顺理,与物无患。”《朱子语类》卷八:“‘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⒉有条理,不紊乱。南朝 宋 朱昭之《难顾道士夷夏论》:“二贤推盪往反解材之势,纵復得解,非顺理之作,顺理析之,岂得推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君臣唱和,雅合顺理之仪。”《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老头儿把那将及二尺长的白鬍子……收拾得十分洁浄光彩,

循道(xun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循道是什么意思 循道读音 怎么读 循道,拼音是xún dào,循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循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