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询问 询问的意思
xúnwèn

询问

简体询问
繁体詢問
拼音xún wèn
注音ㄒㄩㄣˊ 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 ◎ 问,征求意见。【组词】:询问。询察。查询。质询。咨询。询事考言(查问考核言行是否相符)。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基本含义

详细询问,追根究底

询问的意思

询问 [xún wèn]

1. 打听,发问。

询问马的情况。

[inquire; enquire; question;]

询问 引证解释

⒈ 向人打听情况。

《汉书·武帝纪》:“询问耆老,乃得孽子 嘉。”
宋 刘安世 《为愆亢乞罢上元游宴》:“臣伏见去冬以来,时雪愆亢,询问四方,亦多旱暵。”
明 张居正 《给假治疾疏》:“皇上见臣肌体羸瘦,询问左右,察臣所苦。”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四:“她的眼睛仿佛在询问天,询问地,询问面前所有的人:‘工地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国语词典

询问 [xún wèn]

⒈ 咨询查问。

《后汉书·卷二十五·刘宽传》:「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

扣问

答复 解答


询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咨询释义:询问;征求意见:咨询机关(备咨询的机关)。有关的法律问题可向律师事务所咨询。
    • 2.
      扣问释义:询问;讨教。宋 魏了翁《跋杨司理德辅之父纪问辩历》:“后生初学,哆然自是,耻於扣问者,视此亦可以少警矣。”《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晁大舍 将 童定宇 的来歷向 禹明吾 扣问。”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八:“偶尔在朋友间扣问,都说难懂。”
    • 3.
      询查释义:查询。

询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答复释义:对问题或要求给以回答:答复读者提出的问题。等研究后再答复你。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 2.
      解答释义:解释回答(问题):《几何习题解答》。他无法解答我提出的问题。

询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问释义:⒈问候一次。⒉询问一下。⒊访问一次。⒋一个问题。
    • 2.
      不敢问津释义: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3.
      不问释义:⒈不慰问。⒉不过问;不询问。⒊不管;无论。⒋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 4.
      乎尔释义:⒈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孟子·尽心下》:“由 孔子 而来,至於今百有餘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赵岐 注:“乎尔者,叹而不怨之辞也。”⒉语气助词。表询问。《穀梁传·庄公三十年》:“何善乎尔?”
    • 5.
      互插释义:在一项或一文件中用以描述关键字相互关系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很特殊的询问也可回答,且不致由于串扰造成假检索。
    • 6.
      亟来问讯释义:屡次过来询问。
    • 7.
      交叉询问释义:交叉询问是由一方当事人或其律师在法庭上对另一方证人进行的盘诘性询问。《布莱克法律词典》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在审判或听证中由与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相对立的一方对该证人进行的讯问。”
    • 8.
      交质释义:⒈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汉 刘向《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⒉互相以物品作抵押。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⒊互相询问。宋 岳珂《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 9.
      什幺人释义:⒈谁,哪个人或哪些人。用来问明是哪一个人或哪些人。⒉表示询问某人的个性、职业、地位或作用。⒊表示询问某人的身份。
    • 10.
      传唤释义:⒈招呼:有事传唤一声。⒉司法机关用传票指定与诉讼有关的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或询问。
    • 11.
      传票释义:⒈司法机关签发的要求与案件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到案或到庭,接受讯问或询问的通知书。是传唤的书面方式。民事诉讼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⒉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账目的凭单。
    • 12.
      何为释义:⒈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 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⒉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唐 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
    • 13.
      侈质释义:犹言广泛地询问。
    • 14.
      保留房释义:酒店保留房:英文:allotment 用来形容酒店为某预定渠道事先保留出来的,以供这一渠道更加便捷地使用的客房,并且此渠道可以先行确认给自己的客户的,而无需询问酒店是否还有空房可卖。。
    • 15.
      借光释义:⒈分沾他人的利益、好处;沾光:能来这里参观,是借了他哥的光。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光让我过去。借光,百货大楼在哪儿?
    • 16.
      做什幺释义:干什么;为什么。 询问原因或目的。
    • 17.
      做甚麽释义:亦作“做什麼”。 干什么;为什么。询问原因或目的。宋 苏轼《答参寥书》之二:“若是至人无一事,冒此嶮做甚么?”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不是我的肉是 朝鲜 人民的肉,做什么不当爱惜?”亦省作“做甚”。《平妖传》第二七回:“任迁 道:‘这是我相识 张屠 家中,不知做甚的有这许多人。’”
    • 18.
      几多释义:⒈疑问代词。a)询问数量:几多人?。这袋米有几多重?b)表示不定的数量:在他身上,父母不知花费了几多精力,几多钱财。⒉多么:这孩子几多懂事!
    • 19.
      函询释义:以书信方式查询、询问。
    • 20.
      函问释义:⒈指书信。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曾文正公挽联》:“盖 左公 始为 文正 所荐举,中间以事相齟齬,不通函问者已九年矣。”⒉用通信的方式向对方询问。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文中如有费解之处,再当函问,改正。”鲁迅《书信集·致黄源》:“陈小姐 通言地址,已函问 沉先生,得回信后当再通知。”

询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问释义:⒈问候一次。⒉询问一下。⒊访问一次。⒋一个问题。
    • 2.
      不敢问津释义: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3.
      不问释义:⒈不慰问。⒉不过问;不询问。⒊不管;无论。⒋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 4.
      乎尔释义:⒈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孟子·尽心下》:“由 孔子 而来,至於今百有餘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赵岐 注:“乎尔者,叹而不怨之辞也。”⒉语气助词。表询问。《穀梁传·庄公三十年》:“何善乎尔?”
    • 5.
      互插释义:在一项或一文件中用以描述关键字相互关系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很特殊的询问也可回答,且不致由于串扰造成假检索。
    • 6.
      亟来问讯释义:屡次过来询问。
    • 7.
      交叉询问释义:交叉询问是由一方当事人或其律师在法庭上对另一方证人进行的盘诘性询问。《布莱克法律词典》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在审判或听证中由与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相对立的一方对该证人进行的讯问。”
    • 8.
      交质释义:⒈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汉 刘向《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⒉互相以物品作抵押。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⒊互相询问。宋 岳珂《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 9.
      什幺人释义:⒈谁,哪个人或哪些人。用来问明是哪一个人或哪些人。⒉表示询问某人的个性、职业、地位或作用。⒊表示询问某人的身份。
    • 10.
      传唤释义:⒈招呼:有事传唤一声。⒉司法机关用传票指定与诉讼有关的人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或询问。
    • 11.
      传票释义:⒈司法机关签发的要求与案件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到案或到庭,接受讯问或询问的通知书。是传唤的书面方式。民事诉讼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⒉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账目的凭单。
    • 12.
      何为释义:⒈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 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⒉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唐 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
    • 13.
      侈质释义:犹言广泛地询问。
    • 14.
      保留房释义:酒店保留房:英文:allotment 用来形容酒店为某预定渠道事先保留出来的,以供这一渠道更加便捷地使用的客房,并且此渠道可以先行确认给自己的客户的,而无需询问酒店是否还有空房可卖。。
    • 15.
      借光释义:⒈分沾他人的利益、好处;沾光:能来这里参观,是借了他哥的光。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光让我过去。借光,百货大楼在哪儿?
    • 16.
      做什幺释义:干什么;为什么。 询问原因或目的。
    • 17.
      做甚麽释义:亦作“做什麼”。 干什么;为什么。询问原因或目的。宋 苏轼《答参寥书》之二:“若是至人无一事,冒此嶮做甚么?”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不是我的肉是 朝鲜 人民的肉,做什么不当爱惜?”亦省作“做甚”。《平妖传》第二七回:“任迁 道:‘这是我相识 张屠 家中,不知做甚的有这许多人。’”
    • 18.
      几多释义:⒈疑问代词。a)询问数量:几多人?。这袋米有几多重?b)表示不定的数量:在他身上,父母不知花费了几多精力,几多钱财。⒉多么:这孩子几多懂事!
    • 19.
      函询释义:以书信方式查询、询问。
    • 20.
      函问释义:⒈指书信。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曾文正公挽联》:“盖 左公 始为 文正 所荐举,中间以事相齟齬,不通函问者已九年矣。”⒉用通信的方式向对方询问。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文中如有费解之处,再当函问,改正。”鲁迅《书信集·致黄源》:“陈小姐 通言地址,已函问 沉先生,得回信后当再通知。”

询问造句

1.小刘正在谈对象,别人询问时,他便含糊其词:“人家还没有头绪呢!”。

2.警察叔叔不厌其详地询问了小女孩的下落。

3.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领导对员工一一进行询问

4.医生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

5.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6.询问的信件,如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

7.船上的人都急切地询问那位年轻的母亲关于她孩子的病情。

8.他一来,就急切地向医生询问妈妈的病情。

9.出于询问者得身份你可以选择回答或者微笑不语。

10.这期间,间或有人前来询问价钱,但买卖一个也没做成。

11.询问你心仪的学校研究生院。

12.用于医生询问的话中,有时也有你生病了一样的状态。

13.爸爸经常向老师询问我在学校的表现。

14.老师询问大家对教学有什么要求。

15.经理用询问的目光望着老师。

16.你好,如果你还想继续询问,请点追问。

17.千万次的询问,留下的只有牵挂。

18.如果面试被询问的是没有营养的问题。

19.询问你的朋友并且弄清楚他们的生日,并且将他们的名字写在正确的地方。

20.提醒吃药,让他注意休息,多询问他的情况。

询问(xu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询问是什么意思 询问读音 怎么读 询问,拼音是xún wèn,询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询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