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1. 食管。
英[esophagus;]
⒈ 谓活人饭食之道。指古丧礼中,死尸口中不用熟饭而用生米及贝填充之。
引《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郑玄 注:“食道褻,米、贝美。”
孔颖达 疏:“死者既无所知,所以饭用米、贝,不忍虚其口。既不忍虚其口,所以不用饭食之道以实之……饭食,人所造作,细碎不絜,故为褻也。”
孙希旦 集解:“不以食道者,又所以为敬也。”
王梦鸥 注:“食道,是生人饭食之道,生人吃的是熟饭而非生米。”
⒉ 运粮的道路。
引《战国策·赵策二》:“韩 絶食道, 赵 涉 河 漳,燕 守 常山 之北。”
《汉书·周勃传》:“楚 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絶其食道,乃可制也。”
⒊ 食管。
引老舍 《二马》第三段七:“马老先生 只喝了一碗茶,茶到食道里都有点刺得慌。”
⒈ 饮食的方法。
引《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⒉ 运粮的路。
引《战国策·赵策二》:「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
《汉书·卷四〇·周勃传》:「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
⒊ 消化管中的一段,介于咽腔与胃之间,具有输送口中食物到胃中消化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