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识道 识道的意思
shídào

识道

简体识道
繁体識道
拼音shí dào
注音ㄕˊ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了解真理,认识道理。

识道的意思

识道 [shí dào]

1. 识知圣道。

3. 识途。

识道 引证解释

⒈ 识知圣道。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感秋华於衰木,瘁零露於丰草,在殷忧而弗违,夫何云乎识道。”

⒉ 识途。

《文选·马融<长笛赋>》:“山鸡晨羣,壄雉晁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由衍识道,噍噍讙譟。”
吕向 注:“鸟兽行识其道。”


识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遇释义:谓处于逆境。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至於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 2.
      华首释义:⒈白首。指老年。《后汉书·樊準传》:“故朝多皤皤之良,华首之老。”李贤 注:“华首,谓白首也。”《新唐书·张知謇传》:“伯仲华首同贵,时以为荣。”清 杜濬《椰冠道人歌》:“椰冠华首日相亲,人见椰冠识道人。”⒉指美女的秀发。晋 陶潜《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餘芳。”
    • 3.
      大圣释义:⒈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 《荀子·哀公》:“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汉 扬雄《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明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⒉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
    • 4.
      济救释义:援救,救助。 《魏书·高允传》:“吾在中书时,有阴德,济救民命。若阳报不差,吾寿应享百年矣!”明 王延相《雅述》上篇:“宰辅须要识道晓事,烛治乱安危之机,具斡旋通变之才者,方有济救匡益之功。”
    • 5.
      老僧释义:⒈年老的和尚。唐 韩愈《与孟简尚书书》:“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宋 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清 郑燮《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⒉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 6.
      识途释义:认识道路。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 7.
      迂合释义:遇合。《宋书·颜延之传》:“亦犹生有好丑,死有夭寿,人皆知其悬天;至於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识道(sh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识道是什么意思 识道读音 怎么读 识道,拼音是shí dào,识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识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