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运用 运用的意思
yùnyòng

运用

简体运用
繁体運用
拼音yùn yòng
注音ㄩㄣˋ ㄩ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yòng,(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组词】:使用。用心。用兵。用武。(2) 可供使用的。【组词】:用品。用具。(3) 进饭食的婉辞。【组词】:用饭。(4) 花费的钱财。【组词】:费用。用项。用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组词】:功用。有用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组词】:不用多说。(7) 因此。【组词】:用此。

基本含义

运用指使用、应用某种知识、技能或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

运用的意思

运用 [yùn yòng]

1. 使用;利用。指把某种东西用于预期适合的某一目的或某人。

运用知识。

[utilize; wield; apply; put to use;]

运用 引证解释

⒈ 谓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公达 潜朗,思同蓍蔡,运用无方,动摄羣会。”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端的便察地理、占天象,留心於社稷,运用於穹苍。”
清 李渔 《慎鸾交·债饵》:“以前智巧都奇中,再把机谋运用。”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不但熟读了 毛主席 有关游击战略战术的著作,而且在指挥作战时能够熟练的运用。”

⒉ 指计谋、打算。

《封神演义》第九二回:“杨戩 自有运用,元帅何必惊疑。”


国语词典

运用 [yùn yòng]

⒈ 根据事物的特性而加以利用。

如:「运用自如」。

使用 操纵


运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使用释义: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使用干部。合理使用资金。
    • 2.
      操纵释义:⒈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操纵自如。远距离操纵。一个人操纵两台机床。⒉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运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擒七纵释义:诸葛亮出兵南方,把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获心服,不再来攻。见《三国演义》。后用以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擒:捉拿。纵:放。
    • 2.
      七纵七擒释义: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同“七纵七禽”。
    • 3.
      七纵七禽释义: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
    • 4.
      三国演义释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共一百二十回。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所进行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反映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情况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描写战争,对于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部署、战术的运用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并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战争场面。作者也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情节曲折,结构宏大,语言简洁流畅。
    • 5.
      下法释义:中医治法。八法之一。是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方法。
    • 6.
      不落于言筌释义: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言筌:就是解释说明。筌:捕鱼的竹器。
    • 7.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8.
      临崖勒马释义:⒈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⒉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⒊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9.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10.
      九针之宜释义:针灸学名词。指九针的运用,根据其形状特点各有其适应的范围。
    • 11.
      书厨释义:⒈比喻博学的人,也比喻读书多而不会运用的人。⒉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宋史.吴时传》
    • 12.
      书簏释义:⒈藏书用的竹箱子。⒉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义或不善运用的人。
    • 13.
      事智释义:运用智慧。
    • 14.
      互用释义:⒈交错运用。 ⒉相互代替使用。
    • 15.
      五志所胜释义: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到得出五志之间的相胜关系,即恐胜喜,忧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 16.
      五色诊释义:中医望诊中的诊断方法之一,是运用中医五行学说,根据病人机体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
    • 17.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8.
      以剑补履释义:用宝剑来补鞋子。 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 19.
      任力释义:⒈使用民力。⒉运用劳力;依凭力量。⒊尽力,费尽心力。
    • 20.
      任术释义:⒈使用权谋;运用策略。⒉谓居官任职之道。

运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擒七纵释义:诸葛亮出兵南方,把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获心服,不再来攻。见《三国演义》。后用以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擒:捉拿。纵:放。
    • 2.
      七纵七擒释义: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同“七纵七禽”。
    • 3.
      七纵七禽释义: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
    • 4.
      三国演义释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共一百二十回。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所进行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反映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情况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描写战争,对于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双方的力量对比、战略部署、战术的运用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并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战争场面。作者也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情节曲折,结构宏大,语言简洁流畅。
    • 5.
      下法释义:中医治法。八法之一。是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方法。
    • 6.
      不落于言筌释义: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言筌:就是解释说明。筌:捕鱼的竹器。
    • 7.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8.
      临崖勒马释义:⒈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⒉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⒊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9.
      举例论证释义: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10.
      九针之宜释义:针灸学名词。指九针的运用,根据其形状特点各有其适应的范围。
    • 11.
      书厨释义:⒈比喻博学的人,也比喻读书多而不会运用的人。⒉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宋史.吴时传》
    • 12.
      书簏释义:⒈藏书用的竹箱子。⒉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义或不善运用的人。
    • 13.
      事智释义:运用智慧。
    • 14.
      互用释义:⒈交错运用。 ⒉相互代替使用。
    • 15.
      五志所胜释义: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到得出五志之间的相胜关系,即恐胜喜,忧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 16.
      五色诊释义:中医望诊中的诊断方法之一,是运用中医五行学说,根据病人机体所表现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的变化进行疾病诊断。
    • 17.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8.
      以剑补履释义:用宝剑来补鞋子。 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 19.
      任力释义:⒈使用民力。⒉运用劳力;依凭力量。⒊尽力,费尽心力。
    • 20.
      任术释义:⒈使用权谋;运用策略。⒉谓居官任职之道。

运用造句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2.毛泽东运用“愚公移山”的典故,目的是以古喻今。

3.我在学校里没学过计算机,我现在能够运用,完全是无师自通。

4.许多军事家,都善于运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计谋。

5.我们要灵活运用公式,不能生搬硬套。

6.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逢凶化吉。

7.有些词语还是一知半解,就被她迫不及待地运用到她的言语中。

8.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9.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10.当人民内部遇到矛盾时,我们提倡反求诸己,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问题。

11.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以厚植民众健康,运用模式能因时制宜,做动态的应变,才能随时达成全民最大的期望。

12.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打入上流社会的目的,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13.再好的理论,如束之高阁,不运用于实践,也是没有用处的。

14.我们可以运用烘云托月的方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15.对于数学公式的运用,我们一定要灵活,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16.许多军事家,运用孙子兵法,用兵如神,打了不少胜仗。

17.这幅画的意境以及其色彩运用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堪称现代最佳画作!

18.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

19.细细琢磨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运用逻辑思维仔细推敲,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破案。

20.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运用(yun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运用是什么意思 运用读音 怎么读 运用,拼音是yùn yòng,运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运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