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刑 司刑的意思
xíng

司刑

简体司刑
繁体
拼音sī xíng
注音ㄙ ㄒ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xíng,(1) 对犯罪的处罚。【组词】: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组词】:刑讯。受刑。刑具。

基本含义

司刑指的是执掌刑罚的官员或机构,也可以指代法律和司法机关。

司刑的意思

司刑 [sī xíng]

1.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五刑之法。见《周礼·秋官·司刑》。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罚的官。

司刑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秋官之属。掌五刑之法。见《周礼·秋官·司刑》。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罚的官。

唐 李贺 《昌谷诗》:“县省司刑官,户乏詬租吏。”
王琦 集注:“见 昌谷 之民,不好争讼,不少王税。”
唐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禹 謨推掌誥, 汤 网属司刑。”


司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品院释义:唐 代拘囚三品以上官员的处所。 《新唐书·张锡传》:“时 苏味道 亦坐事,同被讯,繫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 按轡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损贬。”《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先是制狱既繁,司刑寺别置三品院以处三品以上官之下狱者。”
    • 2.
      丹唇释义:⒈红唇。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丹脣外朗,皓齿内鲜。”晋 成公绥《啸赋》:“发妙声於丹脣,激哀音於皓齿。”唐 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诗:“丹脣间玉齿,妙响入云涯。”⒉指少年。唐 沉佺期《移禁司刑》诗:“丹脣曾学史,白首不成儒。”
    • 3.
      九刑释义:⒈周 代刑书名。《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左传·昭公六年》:“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杜预 注:“ 周 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⒉古代的九种刑罚。《汉书·刑法志》:“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谓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按,《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灋” 贾公彦 疏:“九刑者, 郑 注《尧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赎刑。”与此略异。
    • 4.
      入井释义:⒈侵入井宿所在的区域。 《金史·天文志》:“贞元 二年八月戊戌荧惑入井,凡十一日而出。”⒉指触犯刑法。井,刑法。明 刘若愚《酌中志·先监遗事纪略》:“镇抚司刑部,所监詿误诸臣内外重犯。先监每以上帝好生,无知入井为念,多方曲存,培养圣德。”
    • 5.
      冷炙释义:已凉的饭菜;剩余的饭菜。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今世曲解,虽变於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
    • 6.
      埋剑释义:《晋书·张华传》载,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唐 沉佺期《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 7.
      宦女释义:⒈妾媵。《左传·僖公十七年》:“及 子圉 西质,妾 为宦女焉。”杜预 注:“宦,事 秦 为妾。”⒉服役于宫中的女奴。《周礼·天官·酒人》“奚三百人”汉 郑玄 注:“或曰;奚,宦女。”孙诒让 正义:“《司刑注》云:‘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於宫中,若今宦男女也……宦女,犹男之有宦人。’”⒊指宦官与女宠。《新五代史·宦者传序》:“自古宦女之祸深矣。”
    • 8.
      尽法释义:谓完全依法办理。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稍宽,则十指俱折矣。若他刑果尽法,即一二可死,何待十八件尽用哉!”《儒林外史》第五回:“但此刁风也不可长。我这里少不得拿几个为头的来尽法处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这位臬臺办了个尽法不必説,两个儿子的功名也就此送了。”
    • 9.
      恒事释义:⒈通常的事。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⒉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 10.
      束湿释义:⒈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宋 苏轼《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明 宋濂《薛府君墓志铭》:“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⒉谓严饬。明 李介《天香阁随笔》卷
    • 11.
      束溼释义:⒈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宋 苏轼《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明 宋濂《薛府君墓志铭》:“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⒉谓严饬。明 李介《天香阁随笔》卷
    • 12.
      羣士释义:⒈百官。⒉众士人。更多解释。⒊百官。《周礼·秋官·乡士》:“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后汉书·董卓传》:“忍性矫情,擢用羣士。”⒋众士人。唐 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遂冠首科,休有令问,羣士羡慕。”
    • 13.
      非才释义:⒈无能,不才。 指才不堪任。晋 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⒉用为自谦之辞。唐 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又八年,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司刑(s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司刑是什么意思 司刑读音 怎么读 司刑,拼音是sī xíng,司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司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