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 [gǎn guāng]
1. 摄:照相胶片、相纸等受光的照射而起化学变化。
英[ sensitization; ]
2. 在可见光范围内对光波的感觉。
英[ be sensitive to light; ]
感光 引证解释
⒈ 物质受光的作用而起化学变化的现象。常指照相胶片等感触光线而起的变化。
国语词典
感光 [gǎn guāng]
⒈ 照相的底片、胶卷因接触光线而引起化学变化的现象,称为「感光」。
感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停显释义:摄影感光材料冲洗加工中的辅助措施。施行于显影、定影之间。停显液是含酸性的溶液,同感光材料从显影液中带来的碱性物质起中和作用,降低其ph值,以停止显影,并可防止将显影液带入定影液。
- 2.
光学防抖释义: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
- 3.
光解作用释义:光化学反应的一类,物质由于光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 如照相材料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感光,碘化氢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成氢和碘。
- 4.
全色释义:对可见光范围内所有波长的光都敏觉的--用指感光乳剂、胶片或干版。
- 5.
冷排释义:实际上是“照排”,即运用照相工艺在可感光的版基上排版,完成印刷制作。
- 6.
单眼释义:许多无脊椎动物 的视觉器。昆虫的单眼,构造已较完善,通常有很多感光细胞,周围有色素,表面仅具一两个凸形的角 膜。单眼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不能分辨颜色。
- 7.
印相纸释义:印相片的感光纸。其表面涂有氯化银乳剂。感光速度较感光片和放大纸慢,对红色不敏感。
- 8.
印相释义:使光线透过底片,在感光材料上曝光,经冲洗加工后制成画面与原样大小相同的照片的方法。
- 9.
唯光论释义:简而言之,就是用“光”来标志客观实在,并用其内在形式“感光”与“转换光”来表象世界,这种哲学范畴就叫做唯光论。
- 10.
定影释义:把显影后感光材料上的影像通过化学方法加以固定。通常在暗室中进行。
- 11.
实像释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凸透镜反射或折射后会聚而形成的影像叫做实像。实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能使照相底片感光。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摄影和放映电影都必须利用实像。
- 12.
干板释义:表面涂有感光药膜的玻璃片,用于照相。 也叫硬片。
- 13.
干片释义:即感光片。 用于摄影或翻印的底片。
- 14.
彩色摄影释义:运用光线、色彩手段再现自然和生活图景的摄影。先将彩色感光负片经曝光和冲洗加工后,形成与景物色彩互为补色的负像,然后将其在正性的感光材料上晒印或放大成与景物色彩一致的正片和照片。
- 15.
感光片释义:表面涂有感光药膜的塑料片、玻璃片等。
- 16.
感光纸释义:表面涂有感光药膜的纸,如放大纸、印相纸、晒图纸等。
- 17.
感光材料释义:在光照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经过处理能得到记录影像的材料。如照相用胶片、X射线胶片、相纸、感光树脂等。
- 18.
摄影艺术释义:造型艺术的一种。 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
- 19.
摄影释义:被摄体通过镜头在感光片上形成影像的过程。一般指照相、电影摄影和电视摄影。
- 20.
摄影学释义:由于光线或其他辐射能的作用,在感光表面上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负像或正像的技术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