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厢 [dōng xī xiāng]
1. 正房前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
东西厢 引证解释
⒈ 正房前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
引《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玉台新咏·古乐府<相逢狭路间>》:“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封缸有美酒,罗列东西厢。”
东西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四厢乐歌释义:晋 与 南朝 宋 齐 时,朝会燕飨所用的乐歌,统称四厢乐歌。《南齐书·乐志》:“元会大饗四厢乐歌辞,晋 泰始 五年太僕 傅玄 撰。正旦大会行礼歌诗四章,寿酒诗一章,食举东西厢乐十三章,黄门郎 张华 作。上寿食举行礼诗十八章,中书监 荀 勗、侍郎 成公绥,言数各异。宋 黄门郎 王韶之 造《肆夏》四章,行礼一章,上寿一章,登歌三章,食举十章,《前后舞歌》一章。齐 微改革,多仍旧辞。”参阅《晋书·乐志》、《宋书·乐志》。
- 2.
夹室释义:古代宗庙内堂东西厢的后部,藏五世祖以上远祖神主的地方。《释名·释宫室》:“夹室,在堂两头,故曰夹也。”《礼记·杂记下》:“成庙则衅之……门、夹室皆用鸡。”孔颖达 疏:“夹室,东西厢也。”《宋史·礼志九》:“﹝ 治平 四年﹞祧藏 僖祖 及 文懿皇后 神主於西夹室。”《清通礼·吉礼》:“高祖以上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於东夹室;由穆祧者,藏主於西夹室。”
- 3.
宣谢释义:即宣榭。 《公羊传·宣公十六年》:“夏,成周 宣谢灾。”何休 注:“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谢。”章炳麟《官制索隐》:“周 有宣谢,汉 有宣室…… 周 之宣谢,《汉·五行志》以为讲武之坐屋。”
- 4.
寝庙释义:⒈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章炳麟《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⒉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
- 5.
履端释义: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 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於前更无餘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晋 张华《食举东西厢乐诗》:“履端承元吉,介福御万邦。”北周 庾信《宫调曲》:“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明史·魏良弼传》:“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应鹏 坐事下詔狱。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繫大臣。”清
- 6.
盠顶释义:清 皇宫内城大房东西厢之耳房。
- 7.
郏室释义:夹室。内堂东西厢的后室。郟,通“夹”。
- 8.
阴堂释义:⒈幽暗之室。《后汉书·周磐传》:“吾日梦见先师 东里先生,与我讲於阴堂之奥。”李贤 注:“东南隅,谓之奥。阴堂,幽暗之室。”⒉墓室;圹穴。《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往到於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俯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倨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青墨綬数人,彷徨阴堂东西厢,不敢来前。”唐 柳宗元《万年县丞柳君墓志》:“呜呼,铭誌之来古矣,是不可闕,遂勒玄石,措于阴堂。”童宗说 注:“阴堂,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