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王霸 王霸的意思
wáng

王霸

简体王霸
繁体
拼音wáng bà
注音ㄨㄤˊ ㄅ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bà,(1) 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组词】:霸王。称霸。恶霸。(2) 奉行强力政策,或实行强力占有。【组词】:霸占。霸权。霸道。霸略。(3) 古代称诸侯的盟主。【例句】:霸主(①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②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霸业。春秋五霸。

基本含义

指横行霸道,无视法纪,以权势欺压他人。

王霸的意思

王霸 [wáng bà]

1. 王: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霸: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比喻用正义和权力来统治。

[rule by justice and rule by force;]

王霸 引证解释

⒈ 王业与霸业。

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荀子·王制》:“王霸安存,危殆灭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餘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⒉ 指能成就王霸之业的人。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 刘玄德。”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二贤当为王霸佐命。”

⒊ 王道与霸道。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忽语吾:‘道一尔,奚皇帝王霸之云!’”
清 姚鼐 《漫咏》之一:“王霸杂用之, 叔孙 为圣人。”


国语词典

王霸 [wáng bà]

⒈ 王道与霸道。语本后泛指登基为帝,统治天下。南朝梁·刘勰。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文心雕龙·史传》:「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


王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比释义:亲近依附。 《荀子·王霸》:“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诗·唐风·羔裘》“自我人居居”毛 传:“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宋 王禹偁《汉武帝用宦者典尚书议》:“歷观往古有国之君,亲比于宦人者,鲜不乱於邦家矣。”《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有 郑昌嗣 者,亦起三司走吏,与 赞 亲比。”
    • 2.
      叠发释义:⒈谓连续发表见解。 唐 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每与其徒讲疑考要,皇王霸强之际,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年间,詆訶角逐,叠发连袵,得一善輒盱衡击节,扬袂顿足,信容得色,舞于眉端。”⒉犹暴发。《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一路涧水汹涌,知上游昨已被雨,山水叠发也。”《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闻前途山水叠发,遣舆人往探,云尚可行,遂起身。”
    • 3.
      合散释义:⒈聚合消散;聚集分离。《文选·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识其时。”汉 焦赣《易林·解之咸》:“登几上车,驾駟南游。合散从横,燕 秦 以强。”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别算位而已。”⒉统一与分裂。宋 叶适《<龙川集>序》:“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发其祕藏。”⒊配制药散。《南史·宋纪上·武帝》:“﹝帝﹞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 刘寄奴 所射,合散傅之。’”
    • 4.
      唐末农民战争释义: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5.
      坚卧释义:⒈谓按兵不动。《汉书·周勃传》:“夜,军内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帐下。亚夫 坚卧不起。顷之,復定。”《后汉书·王霸传》:“贼復聚众挑战,霸 坚卧不出,方饗士作倡乐。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霸 安坐不动。”⒉谓坚不出仕,隐居。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虑坚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 王太仓,甲午以首揆得请,丁未再召当国,坚卧者五年,终不出,以至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 6.
      大戮释义:⒈谓杀而陈尸示众。《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韩非子·十过》:“悬 叔瞻 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 鼂错 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⒉亦作“大僇”。大耻辱。《荀子·王霸》:“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杨倞 注:“为天下大戮辱也。”唐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僇。”
    • 7.
      守志释义:⒈坚守自己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孤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王霸 字 儒仲,太原 广武 人也,少有清节。及 王莽 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唐 张九龄《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明 高启《咏隐逸·梁鸿》:“伯鸞 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⒉谓女子不改嫁。《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 曾 女坚贞。”元 王实甫《破
    • 8.
      市人释义:⒈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 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谑对》:“﹝ 姜 吏部 如须 ﹞与 徐孝廉 昭法 友善,一日同行 閶门 市……相与抵掌大噱,市人皆惊。”⒉市民;城市平民。《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宋史·食货志上》:“庆历 三年,詔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乡民以穀麦,市人以钱帛。”宋
    • 9.
      市口释义:⒈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东观汉记·王霸传》:“上令 霸 至市口募人,将以击 郎。”《水浒传》第五四回:“过卖道:‘我店里只卖酒肉,没有素点心,市口人家有枣糕卖。’李逵 ……径投市镇上来,买了一包枣糕。”《西游记》第九回:“长老与三人缓步长街,又惹得那市口里人,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的,围绕争看他们相貌。”《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林之孝 回道:‘如今衙门里把尸首放在市口儿招认去了。’”⒉市面。指销路。老圃《大后方的农民生活》:“春节前,肉的市口特别疲。”
    • 10.
      弩力释义:⒈弩弓的射力。 《淮南子·泰族训》:“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⒉犹努力。《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马武 为 茂建 所败,奔过 王霸 营,大呼求救。霸 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弩力而已!’乃闭营坚壁。”明 何景明《赠望之》诗之五:“去住各弩力,良覿会有因。”
    • 11.
      徼人释义:边民。 《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传论》:“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於郊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新唐书·杨恭仁传》:“仁寿 中,累迁 甘州 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
    • 12.
      惭懅释义:亦作“慙懅”。羞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 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 惭懅而还。”李贤 注:“懅,亦惭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駢 曰:‘近者觉君之妄多矣,君善为之,勿使吾为 周侍中!’言毕,惨沮久之,用之 慙懅而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唤 万石 跪受巾幗,操鞭逐出。值 马 在外,惭懅而还。”
    • 13.
      捕击释义:犹捕杀。《汉书·游侠传·万章》:“河平 中,王尊 为 京兆 尹,捕击豪侠,杀 章 及箭 张回、酒市 赵君都、贾子光。”《后汉书·王霸传》:“璽书拜 霸 上谷 太守,领屯兵如故,捕击胡虏,无拘郡界。”
    • 14.
      捕虏释义:⒈亦作“捕掳”。 俘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攻 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 贤成君。”《汉书·匈奴传上》:“其后 汉 出三千餘骑,为三道,并入 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说是女人用的环镯,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⒉指被俘者。李大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那观望形势的 卑士麦 更答应了 介尔士 的要求,送还 法国 的捕虏,援助攻击军。”⒊捕虏将军的省称。《后汉书·王霸传》:“茂 兵精
    • 15.
      敦悫释义:亦作“敦愨”。厚道,诚实。《荀子·王霸》:“商贾敦愨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
    • 16.
      敦慤释义:亦作“敦愨”。厚道,诚实。《荀子·王霸》:“商贾敦愨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
    • 17.
      永康学派释义:南宋 儒学派之一。 因代表人物 陈亮 为 永康(今属 浙江省)人,故称。此派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事功之学”,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命理。与“永嘉 学派”同有“浙东学派”之称。
    • 18.
      治辨释义:⒈亦作“治辩”。亦作“治办”。谓处理事务合宜。《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史记·酷吏列传》:“居官数年,一切郡中为小治辨。”⒉治理。《荀子·王霸》:“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具具也。”宋 苏辙《李周陕西运使制》:“尔忠厚之性见纪於时,治办之才屡试以事。”⒊备办。《红楼梦》第五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 和 凤姐儿 治办年事。”
    • 19.
      淳醨释义:同“淳漓”。《旧唐书·德宗纪论》:“王霸跡殊,淳醨代变,揆时而理,斟酌斯难。”《旧唐书·文苑传序》:“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学识有浅深,才性有工拙。”
    • 20.
      王伯释义:⒈大伯。 ⒉即王霸。王道与霸道。

王霸(wangb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王霸是什么意思 王霸读音 怎么读 王霸,拼音是wáng bà,王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王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