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众 [bīng zhòng]
1. 众兵;军队。
兵众 引证解释
⒈ 众兵;军队。
引《后汉书·齐武王刘縯传》:“伯升 復收会兵众,还保 棘阳。”
《后汉书·荀彧传》:“公前屠 鄴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
兵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佛鉢释义: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许。”晋 法显《佛国记》卷上:“昔 月氏王 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鉢。”《魏书·释老志》:“又 沙勒 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鉢并画像迹。”
- 2.
冯轼释义:亦作“冯式”。谓凭倚车前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軾而观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之游士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汉书·郦食其传》:“韩信 闻 食其 冯軾下 齐 七十餘城,乃夜度兵 平原 袭 齐。”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凭,据也。軾,车前横板隆起者也。云凭軾者,言但安坐乘车而游説,不用兵众。”《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樽衔,驰骋不止。”
- 3.
卒徒释义:⒈徒众;兵众。《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成玄英 疏:“强盛卒伍,多结徒伴,斟量平安,然后敢去。”唐 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尔之部曲,即镇之卒徒。”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张循王老卒》:“募紫衣吏,轩昂閒雅,若书司客将者十数辈,卒徒百人。”⒉服劳役的人;差役。汉 桓宽《盐铁论·复古》:“卒徒衣食县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无妨於民。”《后汉书·梁统传》:“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见起初同来这个公吏,手
- 4.
卖恩释义: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 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 贾原、蒋康,温 尚不容私以安於 靖,岂敢卖恩以协 原 康 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 承宗,而 燕 无一卒济 易水 者,正使 潞 人卖恩於 赵,贩忠於上。”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 在中书。欧阳文忠公 初自 夷陵 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 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 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 龙图,为学士、河朔 都转运。文忠 始服公非卖恩者。”
- 5.
士师释义:⒈亦作“士史”。 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⒉兵众,军队。
- 6.
徒众释义:⒈兵众。⒉指门徒。
- 7.
给使释义:⒈服事;供人役使。《墨子·备梯》:“禽滑釐子,事子 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其吏从兵众,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隋书·李圆通传》:“李圆通,京兆 涇阳 人也。父 景,以军士隶 武元皇帝,因与家僮 黑女 私,生 圆通。景 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 高祖 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前任 浙江 学政时,署中一小儿,恒往来供给使。以为役夫子弟,不为怪也。”⒉供役使之
- 8.
虎皮释义:⒈老虎的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胥臣 蒙马以虎皮,先犯 陈 蔡。”《礼记·曲礼上》:“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孔颖达 疏:“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唐 王绩《游仙》诗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⒉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 张载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宋 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先生负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学,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为假馆以矜式
- 9.
衆广释义:犹众多。《水浒传》第四八回:“兄弟,怎么前面贼兵众广?”
- 10.
衆盛释义:谓人物众多,气势盛大。 《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白暾 见 晋 兵众盛,急忙拨转马头,晋 军从后掩杀。”
- 11.
部众释义:⒈指部下兵众;部族兵众。《三国志·吴志·吴范传》:“备 部众离落,死亡且半。”《周书·异域传上·獠》:“军吏等曰:‘此 獠 旅拒日久,部众甚彊。讨之者皆四面攻之,以分其势。’”《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上以 琳 部众强盛,又得众心,故欲远之。”⒉指部族的人众。《宋书·索虏传》:“﹝ 芮芮 ﹞僭称大号,部众殷强,岁时遣使诣京师,与中国亢礼。”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早在 战国 初年,秦献公 出兵攻掠 羌 地,酋长 卬 避 秦 兵,率部众向南方迁徙,与 青海 诸 羌 隔绝。”
- 12.
都部释义:统率兵众。
- 13.
野役释义:周 代王城郊外“野”地的兵众徒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