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怨毒 怨毒的意思
yuàn

怨毒

简体怨毒
繁体
拼音yuàn dú
注音ㄩㄢˋ ㄉ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àn,(1) 仇恨。【组词】: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2) 不满意,责备。【例句】: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dú dài,(1)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组词】: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 害,伤害。【组词】: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 凶狠,猛烈。【组词】: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 恨,以为苦。【组词】:令人愤毒。 ◎ 古同“玳”,玳瑁。

怨毒的意思

怨毒 [yuàn dú]

1. 怨恨。

[enmity;]

怨毒 引证解释

⒈ 怨恨,仇恨。

《战国策·赵策一》:“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於 秦国,而怨毒积恶,非曾深凌於 韩 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论》:“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
宋 苏辙 《论西边警备状》:“今虽接以恩礼,其怨毒之意必未遽忘。”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曹雪芹 作那部书不知合假托的那 贾 府有甚的牢不可解怨毒,所以才把他家不曾留得一个完人,道着一句好话。”
郭沫若 《行路难》上五:“他不能不把他可怜的妻儿作为仇人的代替,把他的怨毒一齐向他们身上放射了。”

⒉ 悲痛。

汉 祢衡 《鹦鹉赋》:“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於一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三:“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国语词典

怨毒 [yuàn dú]

⒈ 仇恨、恨恶。

《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怨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咎释义:⒈天灾。汉 刘向《列女传·鲁公乘姒》:“不达人事而相国,非有天咎,必有人祸。”⒉上天的惩罚。晋 袁宏《后汉纪·质帝纪》:“今年夏,月晕房屋,明年又有小厄,当急诛姦臣,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天咎。”
    • 2.
      妖眚释义:⒈指灾异。 汉 刘瑜《延熹八年举贤良方正上书陈事》:“怨毒之气,结成妖眚。”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明 无名氏《四贤记·奏凯》:“且喜鲸鯢已获,见东海之无波;妖眚顿消,仰太阳之普照。”⒉妖异之气。喻黑暗腐朽的统治。
    • 3.
      箠挞释义:拷打。 《东观汉记·左雄传》:“刘据 为大司农,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将加箠挞。”宋 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今之教子者,都不喻以道理,但箠挞之。”《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妾以诚心告君,如何反告主人,几遭箠挞!”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我殁之后,汝叔母失汝祖母欢,恒非理见箠挞,汝叔母虽顺受不辞,然心怀怨毒。”
    • 4.
      输作释义:因犯罪罚作劳役。汉 蔡邕《上<汉书>十志疏》:“顾念 元初 中故尚书郎 张俊 坐漏泄事,当復重刑,已出轂门,復听读鞠,詔书驰救,一等输作左校。”《晋书·刑法志》:“时有大女 刘朱,挝子妇酷暴,前后三妇自杀,论 朱 减死输作尚方,因是下怨毒杀人减死之令。”《明史·张筹传》:“十年坐事罚输作。”

怨毒(yuan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怨毒是什么意思 怨毒读音 怎么读 怨毒,拼音是yuàn dú,怨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怨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