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图 国图的意思
guó

国图

简体国图
繁体國圖
拼音guó tú
注音ㄍㄨㄛˊ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tú,(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组词】:图画。图案。图谱。图鉴。(2) 指地图。【例句】:《亚洲略图》。图穷匕见。(3) 画。【组词】:画影图形。(4) 计谋,计划。【例句】: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5) 谋取,希望得到。【组词】: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基本含义

国家图书馆。也指国家级图书馆。

国图的意思

国图 [guó tú]

1. 国家的版图。

3. 指国家。

国图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版图。

唐 王建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之一:“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⒉ 指国家。

南朝 梁 沉约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诏》:“皇嗣元良,藐在 崤 渭,二臣奉迎,川途靡从……今国图无主,家业事隆。”


国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书释义:指 宋 代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三书。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周文忠 序《文苑英华》,首云:‘太宗 皇帝丁时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诸国图籍,聚士於朝,詔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余按:《册府元龟》乃 景德 二年编类,至 大中祥符 六年书成,皆 真宗 朝。’”
    • 2.
      亶洲释义:亦作“亶州”。岛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 徐巿 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亶洲 在 东海 中,秦始皇 使 徐福 将童男女入海求僊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 会稽 市易者。吴 人《外国图》云:‘亶洲 去 瑯琊 万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将军 衞温、诸葛直 将甲士万人浮海求 夷洲 及 亶洲。亶洲 在海中,长老传言 秦始皇帝 遣方士 徐福 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 蓬莱 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於緇帷之林
    • 3.
      冯河释义: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毛 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攘臂冯河而渡者,其 美利坚、匈牙利 耶?”
    • 4.
      准噶尔释义:清 卫拉特蒙古 四部之一。 因部族首领以 绰罗斯 为姓,故又名 绰罗斯部。原游牧于 天山 北路 塔尔巴哈台 东和 博克河、萨里山 一带,后以 伊犁 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 天山 南路。乾隆 二十年(1755年)为 清 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 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元 臣 孛罕 之裔,姓 绰罗斯,六传至 额森,即 乜先,生二子。长 伯罗纳哈勒,为 杜尔伯特部 祖,次 额斯墨特尔诺颜,为 準噶尔部 祖。”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昔 準噶尔 跳踉於 康熙,雍正 之两朝,而
    • 5.
      合纵连横释义: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南北相连为纵,合纵即六国联合抗秦;东西相连为横,连横即六国分别服从秦。苏秦、张仪等是著名纵横家。
    • 6.
      图志释义:⒈附有地图的地志书。如唐李吉甫有《元和郡县图志》、清魏源有《海国图志》。⒉同“图志”。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誌谓之黄儿墓。”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誌而无得。”
    • 7.
      圆丘释义:⒈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坛。 《三辅黄图·圆丘》:“昆明 故渠南,有 汉 故圆丘。今按,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若夫圆丘方泽,所以饗天神地祇;复庙重櫩,所以序文昭武穆。”宋 曾巩《西京郊配》:“太祖 开宝 元年幸 河南,定圆丘之位,以四月郊祀上帝。”参见“圜丘”。⒉古代传说中的山。《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圆丘 有奇草,钟山 出灵液。”李善 注引《外国图》:“圆丘 有不死树,食之乃寿。”吕向 注:“圆丘,山名。奇草,芝草。”
    • 8.
      晷刻释义:⒈日晷与刻漏。 古代的计时仪器。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三》:“仪器则鐘表晷刻,不亚西土。”《清史稿·礼志七》:“康熙 二十一年,命展御门晷刻。”⒉片刻。谓时间短暂。《西京杂记》卷四:“成帝 旹,交趾 越嶲 献长鸣鸡,伺鸡晨,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唐 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毫釐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於歷年。”清 戴名世《敕授承德郎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刘公墓志铭》:“安人尝侍太宜人疾,晷刻不离。”⒊时刻,时间。《梁书·贺琛传》:“﹝ 琛 ﹞每见 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
    • 9.
      杜威释义:⒈。美国图书馆学家。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图书馆员。后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纽约州立图书馆馆长。所创“十进分类法”,是大型图书分类法之一。⒉约翰·杜威(johndewey,⒊。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在哲学上是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教育上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生活,应让儿童“从做中学”。著作主要有《学校与社会》、《哲学的改造》等。
    • 10.
      水勇释义:清 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上》:“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水勇善泅。”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第一编第一章:“琦善 到达 广州 ……裁减兵船三分之二,舵工水勇全部遣散。”《新华月报》1961年第7期:“水勇是 林则徐 时代倡议组成的水上‘民兵’。”
    • 11.
      湖丝释义:浙江省 湖州市 出产的蚕丝。 色白,柔韧,质地极佳,行销国内外。又名白丝。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中国 以茶叶湖丝驭外夷,而外夷以鸦片耗 中国,此皆自古所未有,而本朝有之。”
    • 12.
      狼荒释义:⒈指荒远的边地。唐 柳宗元《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诗:“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集注引 童宗说 曰:“狼荒,荒远之地。”唐 刘禹锡《佛衣铭》:“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⒉古代南方部族名。明 杨慎《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诗:“狼荒 金莫辨,鮫宫珠暗投。”
    • 13.
      绵褫释义:亦作“緜褫”。谓年久脱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外国图》又云:从 大晋国 正西七万里,得 崑崙 之墟,诸仙居之,数説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緜褫,水陆路殊,径復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
    • 14.
      迁国释义:迁移国都。 《易·益》:“利用为依迁国。”孔颖达 疏:“用此道以依人而迁国者,人无不纳,故曰利用为依迁国也。”元 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

国图(guo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图是什么意思 国图读音 怎么读 国图,拼音是guó tú,国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