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万里 万里的意思
wàn

万里

简体万里
繁体萬里
拼音wàn lǐ
注音ㄨㄢˋ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n mò,(1) 数目,十个一千。【例句】: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组词】:万物。万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3) 极,很,绝对。【组词】:万万。万幸。(4) 姓。(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万里的意思

万里 [wàn lǐ]

1. 形容距离遥远。


国语词典

万里 [wàn lǐ]

⒈ 形容极远。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他这万里长途,自然盘费也难。我这里拿拾两银子,少卿,你去送与他,不必说是我的。」


万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千里释义:指千里马。
    • 2.
      辽远释义:遥远:辽远的边疆。 辽远的天空。
    • 3.
      遥远释义:很远:路途遥远。遥远的未来。

万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一寸释义:⒈十分为一寸。 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汉 贾谊《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宋 杨万里《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⒉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宋 苏轼《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明 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⒊指光阴。唐 李峤《书》诗:“请君看入木
    • 3.
      一息释义:⒈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晋 陆云《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方光焘《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⒉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
    • 4.
      一方释义:⒈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 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⒉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
    • 5.
      一服释义:⒈一件衣服。 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此俗之伤破人伦,剧於寇贼之来,不能经久,岂所损坏一服而已?”⒉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⒊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⒋服一次药。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⒌指中
    • 6.
      一百释义:⒈数词。 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⒉泛指多数。北周 庾信《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宋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⒊指跨步。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 7.
      一碧如洗释义: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就是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
    • 8.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9.
      一舍释义:⒈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围 原,命三日之粮。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宋 杨万里《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⒉泛指较远的距离。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⒊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汉 王充《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
    • 10.
      一过不父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宋 杨万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按,此指 唐玄宗 纳媳为妃事。
    • 11.
      一金释义:⒈古代钱币数量名称。 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秦 以一鎰为一金,汉 以一斤为一金。”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⒉指少量钱财。南朝 宋 鲍照《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宋 杨万里《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
    • 12.
      七奔释义:《左传·成公七年》:“子重 子反 於是乎一岁七奔命。”谓一岁中七次奔走应命。后以“七奔”谓一再奔波。南朝 宋 鲍照《代东武吟》:“密涂亘万里,寧岁犹七奔。”唐 王维《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
    • 13.
      万中无一释义: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相当于成语万里挑一。
    • 14.
      万羊释义: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 李德裕 为太子少保,分司 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15.
      万里一息释义:万里远的路程一口气就到了。形容极其迅速。
    • 16.
      万里之外释义:表面意思是一万里之外的意思,实际上是用来形容距离很远或者差距很大。
    • 17.
      万里之望释义:飞翔万里的期望。指有显达富贵的愿望。
    • 18.
      万里决疑释义:佛学,来源:唐·大隋禅师,有僧问:“劫火洞然,这个坏也不坏?”答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答云:“随他去。”其僧疑之,寻师参扣遍历山川,至于万里。
    • 19.
      万里挑一释义:一是形容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的,即为精粹,出内拔萃。 也有山东婚俗,在威海地区为盛行,又以文登、乳山、荣成三市最盛,简言之就是男方家给姑娘家的嫁妆必须是一万零一元人民币,根据其数目称之为万里挑一。
    • 20.
      万里桥释义:桥名。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蜀 使 费禕 聘 吴,诸葛 祖之。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沧浪。”

万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一寸释义:⒈十分为一寸。 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汉 贾谊《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宋 杨万里《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⒉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宋 苏轼《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明 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⒊指光阴。唐 李峤《书》诗:“请君看入木
    • 3.
      一息释义:⒈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晋 陆云《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方光焘《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⒉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
    • 4.
      一方释义:⒈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 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⒉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
    • 5.
      一服释义:⒈一件衣服。 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此俗之伤破人伦,剧於寇贼之来,不能经久,岂所损坏一服而已?”⒉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⒊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⒋服一次药。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⒌指中
    • 6.
      一百释义:⒈数词。 十的十倍。《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⒉泛指多数。北周 庾信《对酒歌》:“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宋 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诗之一:“更无短计消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⒊指跨步。清 郝懿行《证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谓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将近彼岸,跨步而过,亦曰一百。”
    • 7.
      一碧如洗释义: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就是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
    • 8.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9.
      一舍释义:⒈古以三十里为一舍。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围 原,命三日之粮。原 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 原 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辟之”晋 杜预 注:“一舍三十里。”宋 杨万里《阻风泊钟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诗之二:“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⒉泛指较远的距离。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你那金牌虎符旁边列,见官人远离一舍。”⒊指日月星辰运行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汉 王充《论衡·虚变》:“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
    • 10.
      一过不父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宋 杨万里《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矣夫。”按,此指 唐玄宗 纳媳为妃事。
    • 11.
      一金释义:⒈古代钱币数量名称。 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秦 以一鎰为一金,汉 以一斤为一金。”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⒉指少量钱财。南朝 宋 鲍照《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宋 杨万里《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
    • 12.
      七奔释义:《左传·成公七年》:“子重 子反 於是乎一岁七奔命。”谓一岁中七次奔走应命。后以“七奔”谓一再奔波。南朝 宋 鲍照《代东武吟》:“密涂亘万里,寧岁犹七奔。”唐 王维《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
    • 13.
      万中无一释义: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相当于成语万里挑一。
    • 14.
      万羊释义: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 李德裕 为太子少保,分司 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15.
      万里一息释义:万里远的路程一口气就到了。形容极其迅速。
    • 16.
      万里之外释义:表面意思是一万里之外的意思,实际上是用来形容距离很远或者差距很大。
    • 17.
      万里之望释义:飞翔万里的期望。指有显达富贵的愿望。
    • 18.
      万里决疑释义:佛学,来源:唐·大隋禅师,有僧问:“劫火洞然,这个坏也不坏?”答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答云:“随他去。”其僧疑之,寻师参扣遍历山川,至于万里。
    • 19.
      万里挑一释义:一是形容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的,即为精粹,出内拔萃。 也有山东婚俗,在威海地区为盛行,又以文登、乳山、荣成三市最盛,简言之就是男方家给姑娘家的嫁妆必须是一万零一元人民币,根据其数目称之为万里挑一。
    • 20.
      万里桥释义:桥名。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蜀 使 费禕 聘 吴,诸葛 祖之。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沧浪。”

万里造句

1.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我们写文章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同志们,个个明见万里,对于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无不了若指掌。

4.他很有才华,升迁也快,真可谓前程万里

5.这幅山水画,意境幽远,有咫尺万里的感觉。

6.这首诗大气磅礴,有气吞万里之势。

7.如果把人生比作变幻莫测的天气,那么既会有万里晴空,也会有狂风骤雨。

8.雨后天晴,碧空万里,太阳炙烤着大地。

9.望着绵延万里的雪山,我才感到人是多么碌碌无能呀!

10.秦始皇鞭笞天下,建阿房宫,筑万里长城,人民深受其苦。

11.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

12.万里长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心血和智慧。

13.登上万里长城,眺望塞外风光,心情多么豪迈!

14.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5.这些外国游客,面对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无不交口称誉,惊叹不已。

1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担负着保卫祖国领土和保卫“四化”建设的重任。

17.举世驰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驰名的重大建筑。

18.为了能够亲眼看一看万里长城,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19.解放全中国,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0.遥想当年,万里长征,势如破竹,将军英姿犹在眼前。

万里(wa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万里是什么意思 万里读音 怎么读 万里,拼音是wàn lǐ,万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万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