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鼓书 大鼓书的意思
shū

大鼓书

简体大鼓书
繁体大鼓書
拼音dà gǔ shū
注音ㄉㄚˋ ㄍㄨˇ ㄕㄨ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形容文采动人、引人入胜的文章或演讲。

大鼓书的意思

大鼓书 [dà gǔ shū]

1. 曲艺的一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清初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大鼓书 引证解释

⒈ 曲艺的一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 清 初形成于 山东、河北 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 长江 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国语词典

大鼓书 [dà gǔ shū]

⒈ 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打鼓说书」条。


大鼓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弦释义:弦乐器,木筒两面蒙蟒皮,上端有长柄,有三根弦。 分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用作大鼓书的伴奏乐器;小三弦又叫曲弦,用作昆曲、弹词等的伴奏乐器。通称弦子。
    • 2.
      大鼓书释义:曲艺的一种。 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 清 初形成于 山东、河北 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 长江 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 3.
      戳活儿释义:旧时听大鼓书,选定某曲,并指定某人演唱,称为戳活儿。
    • 4.
      说鼓书释义:曲艺的一种。说大鼓书。《老残游记》第二回:“你们此地説鼓书是什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们许多的人?”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他们的思想虽旧,他们的话却是 中国 话。”
    • 5.
      鼓姬释义:旧称演唱大鼓书的女艺人。
大鼓书是什么意思 大鼓书读音 怎么读 大鼓书,拼音是dà gǔ shū,大鼓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鼓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