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江 二江的意思
èrjiāng

二江

简体二江
繁体
拼音èr jiāng
注音ㄦˋ ㄐ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jiāng,(1) 大河的通称。【组词】: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组词】: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基本含义

指两条江河,常用来比喻两个相互平行或相互竞争的事物。

二江的意思

二江 [èr jiāng]

1. 指四川境内之郫江、流江。借指成都一带。四川·宜昌段长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洲,将长江分成三条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两洲之间。相当于北宋的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

二江 引证解释

⒈ 指 四川 境内之 郫江、流江。

《史记·河渠书》:“蜀 守 冰 凿 离碓,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张守节 正义引 任豫 《益州记》:“二江者, 郫江、流江 也。”
晋 左思 《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抗 峨眉 之重阻。”
唐 杜甫 《大雨》诗:“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⒉ 借指 成都 一带。

《隋书·于文仲传》:“王谦 窃居二江,叛换 三蜀。”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蜀王 扶天茂绩,命世雄姿,八国二江,早列封圻之内; 黔 城 楚 硤,皆归陶冶之中。”

⒊ 相当于 北宋 的 江南东路 与 江南西路。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霸祖 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⒋ 四川 宜昌 段 长江 中有 葛洲坝 和 西坝 两个洲,将 长江 分成三条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两洲之间。


二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江释义:⒈指四川境内之郫江、流江。 ⒉借指成都一带。⒊相当于北宋的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⒋四川宜昌段长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洲,将长江分成三条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两洲之间。
    • 2.
      李冰释义:(约前3世纪)战国时期水利专家,秦国人。秦昭王(一说孝文王)时任蜀郡守。在岷江中凿开离堆,修建分水堤和湃水坝,分岷江为内外二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该工程即今都江堰。
    • 3.
      灵渠释义: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在今广西兴安,连接湘、漓二江,故又名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运河。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工程艰巨,设计巧妙,既能通航,又能灌溉。
    • 4.
      离堆释义:⒈亦作“离碓”。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内 都江堰。《史记·河渠书》:“蜀 守 冰 凿 离碓,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碓﹞古‘堆’字也。”宋 范成大《怀古亭》诗题注:“怀古亭 在 永康 离堆 之上。离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而支流道 郫县 以入於 府江。”⒉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唐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閬州 之东百餘里,有县曰 新政。新政 之南数千步,有山曰 离堆。斗入 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势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嶸而下逥洑,不
    • 5.
      郁江释义: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 北源右江出云南省东南部广南县,是干流,南源左江出越南,二江在邕宁县西部汇合后称郁江。长1162公里,水面宽阔。
    • 6.
      重江释义:⒈两条江。⒉指二江或诸江合流。

二江(er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江是什么意思 二江读音 怎么读 二江,拼音是èr jiāng,二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