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毛 二毛的意思
èrmáo

二毛

简体二毛
繁体
拼音èr máo
注音ㄦˋ ㄇ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基本含义

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二毛的意思

二毛 [èr máo]

1. 〈书〉花白的头发。指头发花白的老人。

二毛 引证解释

⒈ 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 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胡韫玉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餘人事懒,愁畏二毛侵。”

⒉ 按:先公 李昉 死于公元九六六年, 宗谔 生于公元九六四年,时年三十三岁。按:先公 李昉 死于公元九六六年, 宗谔 生于公元九六四年,时年三十三岁。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信 年始二毛,即逢丧乱。”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岁’逆数之,逢乱之岁, 子山 时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谔 《先公谈录》:“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忧。”

⒊ 即二毛子。参见“二毛子”。

清 黄遵宪 《三哀诗》:“讙譁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钱仲联 笺注:“袁昶 《乱中日记》:‘见洋人呼曰大毛子,见教民呼曰二毛子。’”
《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砍二毛》:“洋人进 中国,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势,横行霸道。”

⒋ 方言。谓皮毛短。

谢觉哉 《孔夫子与老农》:“他又缝了许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封信》诗:“身穿二毛皮大衣,听问路忙答话跳下牲灵。”


国语词典

二毛 [èr máo]

⒈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二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擒二毛释义:擒:捉拿,捕获。 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2.
      乌鞾释义:同“乌靴”。宋 曾巩《戏呈休文屯田》诗:“乌鞾况已踏臺省,黑綬未得辞州县。”元 袁桷《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之八:“乌鞾窄窄称宫袍,双鬢风翻见二毛。”
    • 3.
      八斗陈思释义:赞誉曹植才高。宋·李宗谔《馆中新蝉诗》:“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后用来称誉人的才学很高。或作“八斗之才”。
    • 4.
      双毛释义:二毛。斑白的头发。
    • 5.
      彫谢释义:本指草木花叶脱落。 亦用以喻指去世。宋 司马光《祭钱君倚文》:“始谓吉人,必膺遐福,如何彫谢,曾未二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旧日员弁曾亲行阵者,大都彫谢,即间有存者,亦皆无官无差,饥困流亡,不知所归也。”
    • 6.
      潘年释义:晋 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唐 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唐 李山甫《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 7.
      潘鬓释义:亦作“潘髩”。晋 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鬢”谓中年鬓发初白。唐 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 吟因病感,潘 鬢入秋悲。”明 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谩赢得 潘 髩 沉 腰。”清 黄景仁《感旧杂诗》:“而今 潘 鬢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
    • 8.
      独吟释义:⒈独自吟咏。唐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诗:“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唐 白居易《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诗:“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⒉独自啼叫。唐 杜甫《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诗之一:“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
    • 9.
      胡耇释义:亦作“胡耈”。年老的人。亦指年老;高寿。《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杜预 注:“胡耉,元老之称。”孔颖达 疏:“《諡法》:‘保民耆艾曰胡。’胡是老之称也。《释詁》云:‘耉,寿也。’”《释名·释长幼》:“﹝九十﹞或曰胡耉,咽皮如鸡胡也。”汉 蔡邕《刘镇南碑》:“仁者寿,宜享胡耇。”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徐府君神道碑》:“宜克享胡耇,荷天之龙。”宋 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彼不以其道得者,或位极将相,寿及胡耇,从愚者视之,则可为愤邑;从贤者视之,以此况彼,所得所
    • 10.
      黄口释义:⒈雏鸟的嘴。 借指雏鸟。汉 刘向《说苑·敬慎》:“孔子 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 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南朝 齐 谢朓《咏竹诗》:“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唐 元稹《有鸟》诗之十四:“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 饿死黄口肥。”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汝雏旦暮啼黄口,汝魂血污归故乡。”⒉指幼儿。《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高诱 注:“黄口,幼也。”《新唐书·百官志一》:“每岁孟春上其籍,自黄口以上印臂。”清 吴嘉纪《堤决》诗之五:“暮年辛苦饲孤孙,黄口命倚白头

二毛(erm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二毛是什么意思 二毛读音 怎么读 二毛,拼音是èr máo,二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