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貂裘 貂裘的意思
diāoqiú

貂裘

简体貂裘
繁体
拼音diāo qiú
注音ㄉㄧㄠ ㄑㄧ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āo, ◎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qiú,(1) 皮衣。【组词】:狐裘。集腋成裘。(2) 姓。

基本含义

指华美的衣裳。

貂裘的意思

貂裘 [diāo qiú]

1. 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marten coat;]

貂裘 引证解释

⒈ 貂皮制成的衣裘。

《淮南子·说山训》:“貂裘而杂,不若狐裘而粹。”
唐 薛逢 《侠少年》诗:“緑眼胡鹰踏锦韝,五花騘马白貂裘。”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清 纳兰性德 《于中好》词:“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国语词典

貂裘 [diāo qiú]

⒈ 用貂皮制成的裘衣。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


貂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貂释义:⒈指珍贵的貂尾,古代帝王近侍之臣的冠饰。⒉指貂裘。⒊即大貂。
    • 2.
      书佐释义: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唐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 3.
      季子裘释义:季子 的貂裘。 指 战国 时 苏秦 入 秦 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
    • 4.
      峄阳孤桐释义:峄山 南坡所生的特异梧桐,古代以为是制琴的上好材料。 语出《书·禹贡》:“羽畎夏翟,嶧 阳孤桐。”孔 传:“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唐 李白《琴赞》:“嶧 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苦霜月。”王琦 注引《封氏闻见记》:“土人云:此桐所以异於常桐者,诸山皆发地兼土,惟此山大石攒倚,石间周围皆通人行,山中空虚,故桐木絶响,是以珍而入贡也。”唐 刘禹锡《平齐行》之一:“胡尘昔起 蓟 北门,河南 地属 平卢军,貂裘 代 马绕 东岳,嶧 阳孤桐削为角。”亦省作“嶧阳桐”。
    • 5.
      探梅释义:寻访梅花。宋 陆游《初冬夜宴》诗:“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明 陈汝元《金莲记·赐环》:“笑貂裘玉楼粟起,探梅时节。”
    • 6.
      柔毳释义:⒈柔软的皮毛。南朝 宋 谢庄《谢赐貂裘表》:“匭发衽开,玄华有曜。靡毫柔毳,黯鑑自凝。”⒉软弱,不坚强。《文子·道原》:“志弱者柔毳安静,藏於不取,行於不能,澹然无为。”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其安易持》:“及至人君失道,大臣怨懟,邻国不市,百官衰废,祸患已生,小弱柔毳。”
    • 7.
      楚纩释义:楚 地的丝绵。 《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 伐 萧 ……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遂傅於 萧。”后因以“楚纊”指君上的赐与,有被德感恩之意。南朝 宋 谢庄《谢赐貂裘表》:“臣闻嚬笑不妄,韩 裳勿假;绩以昭庸,楚 纊爰逮。”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楚 纊 越 醪,方兹惭润。”
    • 8.
      磳磴释义:遭遇挫折。宋 司马光《送吴耿先生》诗:“磳磴貂裘敝,飘萧鹤髮侵。”清 曹寅《兰陵王·九日诸君子登高索和》词:“红尘緑水三生各;是少年磳磴,风流担阁。”
    • 9.
      称旨释义:符合上意。 《汉书·孔光传》:“奉使称旨,由是知名。”《陈书·赵知礼传》:“知礼 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某年,詔宣 青浦 沉文恪公 荃 入内廷赋诗,称旨,赏貂裘一袭。沉 绘‘殿廷槖笔’、‘閤门赐貂’二图,以纪荣遇。”
    • 10.
      竹书释义: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晋书·束晳传》:“太康 二年,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唐 杜甫《秋野》诗之三:“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清 黄景仁《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更问竹书三尺底,夜深时、多少钱神哭?”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盖草昧大闢,竹书方备,纳言委巷,受职史官:芻説鄙谈,以简朴为美。”
    • 11.
      翻褂子释义:清 代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下得着貂裘者,均于是日一体穿用,称为翻褂子。 见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翻褂子》。
    • 12.
      蜡屐释义:⒈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宋 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⒉涂蜡的木屐。唐 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宋 苏舜钦《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清 钮琇《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
    • 13.
      触寒释义:冒寒。《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四年, 苍 上疏愿朝,上以王触寒涉道,使中謁者赐乘舆貂裘。”《梁书·武帝纪下》:“勤於政务,孜孜无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
    • 14.
      豹褎释义:亦作“豹袖”。用豹皮缘饰的衣袖。指古代卿大夫的衣服。《诗·唐风·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毛 传:“褎,犹袪也。”《礼记·玉藻》:“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霞鞍金口騮,豹袖紫貂裘。”明 刘基《次韵和岳季坚见寄》:“豹褎羊裘等黄土,上章紫縵漫浮云。”参见“豹袪”。
    • 15.
      貂锦释义:⒈貂裘、锦衣。⒉借指将士。
    • 16.
      贺新郎释义:⒈词牌名。宋 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⒉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
    • 17.
      通呈释义:⒈通报呈递。宋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近復手啟,言 蒋偕 事,必已通呈。”《醉醒石》第十回:“陈箎 买了捕人捕官,竟卸在龟子身上,通呈上司。”⒉掌管宾客往来联络事务的人。《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犁国》:“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权侔宰辅。”《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通呈,典謁之职。”
    • 18.
      鵩舍释义:汉 贾谊《鵩鸟赋》序:“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谊 既以讁居 长沙,长沙 卑湿,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后即以“鵩舍”指谪居之所。宋 徐铉《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 19.
      鹅炙释义:⒈烤鹅;烧鹅。《南齐书·刘琎传》:“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⒉晋 刘毅 家在 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悦 借东堂共射,悦 不许。众皆避去,唯 毅 留射如故。时 庾悦 食鹅,毅 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 又不答,毅 常衔之。毅 显贵后,对 悦 报复,悦 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唐 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 刘生,方思鹅炙;洛阳 苏子,已弊貂裘。”清 吴伟业《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
    • 20.
      黄狮子释义:⒈亦作“黄师子”。黄色的狮子。《南史·西域传·滑国》:“普通 元年,﹝ 滑国 国王﹞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 锦等物。”⒉宫廷舞蹈的一种。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王维 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貂裘(diaoq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貂裘是什么意思 貂裘读音 怎么读 貂裘,拼音是diāo qiú,貂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貂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