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撤退 撤退的意思
chètuì

撤退

简体撤退
繁体
拼音chè tuì
注音ㄔㄜˋ ㄊ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è,(1) 免除,除去。【组词】:撤职。撤销。撤任。(2) 退,收回。【组词】:撤退。撤防。撤岗。撤回。撤诉。撤换。撤离。(3) 减轻,减退。【组词】:撤味儿。撤分量。撤火。

退

tuì,(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组词】: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2) 离开,辞去。【组词】: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3) 送还,不接受,撤销。【组词】:退还。(4) 脱落。【组词】:退色。退毛。减退。(5) 和柔的样子。【组词】:退然。(6) 迟缓,畏缩。【例句】:“求也退”。

基本含义

指撤离原来的位置或地方,退回到后方或撤回到原来的状态。

撤退的意思

撤退 [chè tuì]

1. 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从阵地或占领区退出。

我们要么在那里保持大批兵力,要么就全部撤退。

[withdraw; pull out; retreat;]

撤退 引证解释

⒈ 谓放弃阵地或所占据的地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督抚衙门的防守兵也撤退了,算是解严了。”
巴金 《军长的心》:“根据敌人的规律,他们应该撤退了。”

⒉ 指后退。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她一会儿想往前闯去,一会儿想往后撤退,可是始终没有任何动作。”


国语词典

撤退 [chè tuì]

⒈ 放弃阵地或撤离占领地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再过两天,督抚衙门的防守兵也撤退了,算了解严了。」

退却 后退

固守 坚守 进攻 进军


撤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后退释义:向后退;退回(后面的地方或以往的发展阶段):后退两步。怎么成绩没提高,反而后退了?
    • 2.
      撤离释义:撤退;离开:撤离现场。 撤离防地。
    • 3.
      退却释义:⒈军队在敌军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军力或其他目的而采取的有组织的转移行动。⒉因畏难而后退。

撤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进攻释义:⒈接近敌人并主动攻击:向山头上的敌人进攻。 进攻敌军盘踞的要塞。⒉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快速进攻到对方篮下。
    • 2.
      进军释义: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 进军的号角响了。向科学进军。
    • 3.
      坚守释义: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守阵地。坚守岗位。
    • 4.
      固守释义:⒈坚决地守卫:固守阵地。 据险固守。⒉主观固执地遵循:固守成法。

撤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不战而败释义:敌我军队刚碰面或对阵,一方的军队开始准备撤退了。
    • 3.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4.
      却退释义:⒈亦作“却退”。击退。《国语·晋语七》:“魏颗 以其身却退 秦 师于 辅氏,亲止 杜回,其勋铭於 景钟。”⒉后退;撤退。《汉书·王商传》:“商 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 商 貌,大畏之,迁延却退。”《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丙辰奏,大军自 遂城 却退至 满城。”清 梅曾亮《送韩珠船序》:“一使其言塞事阻,迁延却退,常以无事。”⒊退还。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所以 熙寧 中通判 杭州 日,因其餽送书中不称本朝正朔,却退其物,待其改书称用年号,然后受之。”⒋减退。叶圣陶《祖母的心》:“应当一面
    • 5.
      卷甲释义:⒈收起武装。 谓撤退或休兵。⒉卷起铠甲。形容轻装疾进。⒊卷起铠甲。形容败北投降。
    • 6.
      后撤释义:军队根据上级指示向后撤退的行动。
    • 7.
      围魏救赵释义: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8.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释义: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9.
      扯呼释义:逃跑,撤退。
    • 10.
      撤兵释义:撤退或撤回军队。
    • 11.
      撤离释义:撤退;离开:撤离现场。 撤离防地。
    • 12.
      断后释义:⒈没有子孙延续。 ⒉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叫断后。
    • 13.
      木马计释义: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了一个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城内。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后来用特洛伊木马指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把潜伏到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叫木马计。
    • 14.
      潜退释义:⒈隐退;隐居。 ⒉秘密撤退。
    • 15.
      特洛伊木马释义:也叫木马计。 传说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九年围攻不下。后来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在马肚子里藏下精兵,假装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去。当夜希腊伏兵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后来比喻潜伏在内部,暗中进行破坏活动的敌人。
    • 16.
      腼顔事仇释义::“对于无法撤退的居民应该给以有力的政治教育和相当的组织,使得即使在 日 寇占领之下,亦能不靦颜事仇。”
    • 17.
      融资方案释义:即企业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
    • 18.
      请退释义:⒈告辞。 《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礼记·少仪》:“请见不请退。”⒉愿意撤退。《左传·哀公十年》:“吴 延州来季子 救 陈,谓 子期 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
    • 19.
      退兵释义:⒈撤退军队:传令退兵。 ⒉迫使敌军撤退:退兵之计。
    • 20.
      退军释义:⒈撤退军队。⒉指撤退的军队。

撤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不战而败释义:敌我军队刚碰面或对阵,一方的军队开始准备撤退了。
    • 3.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4.
      却退释义:⒈亦作“却退”。击退。《国语·晋语七》:“魏颗 以其身却退 秦 师于 辅氏,亲止 杜回,其勋铭於 景钟。”⒉后退;撤退。《汉书·王商传》:“商 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 商 貌,大畏之,迁延却退。”《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丙辰奏,大军自 遂城 却退至 满城。”清 梅曾亮《送韩珠船序》:“一使其言塞事阻,迁延却退,常以无事。”⒊退还。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所以 熙寧 中通判 杭州 日,因其餽送书中不称本朝正朔,却退其物,待其改书称用年号,然后受之。”⒋减退。叶圣陶《祖母的心》:“应当一面
    • 5.
      卷甲释义:⒈收起武装。 谓撤退或休兵。⒉卷起铠甲。形容轻装疾进。⒊卷起铠甲。形容败北投降。
    • 6.
      后撤释义:军队根据上级指示向后撤退的行动。
    • 7.
      围魏救赵释义: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8.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释义: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9.
      扯呼释义:逃跑,撤退。
    • 10.
      撤兵释义:撤退或撤回军队。
    • 11.
      撤离释义:撤退;离开:撤离现场。 撤离防地。
    • 12.
      断后释义:⒈没有子孙延续。 ⒉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叫断后。
    • 13.
      木马计释义: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了一个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城内。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后来用特洛伊木马指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把潜伏到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叫木马计。
    • 14.
      潜退释义:⒈隐退;隐居。 ⒉秘密撤退。
    • 15.
      特洛伊木马释义:也叫木马计。 传说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九年围攻不下。后来造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在马肚子里藏下精兵,假装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去。当夜希腊伏兵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后来比喻潜伏在内部,暗中进行破坏活动的敌人。
    • 16.
      腼顔事仇释义::“对于无法撤退的居民应该给以有力的政治教育和相当的组织,使得即使在 日 寇占领之下,亦能不靦颜事仇。”
    • 17.
      融资方案释义:即企业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
    • 18.
      请退释义:⒈告辞。 《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礼记·少仪》:“请见不请退。”⒉愿意撤退。《左传·哀公十年》:“吴 延州来季子 救 陈,谓 子期 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
    • 19.
      退兵释义:⒈撤退军队:传令退兵。 ⒉迫使敌军撤退:退兵之计。
    • 20.
      退军释义:⒈撤退军队。⒉指撤退的军队。

撤退造句

1.防守城市的部队,撤退后即化整为零,在城周围不断袭击敌人。

2.那个被俘的士兵说,敌人准备大撤退,我军的指挥官将信将疑,不愿冒险全线出击。

3.那个被俘的士兵说,敌人准备大撤退,我军的指挥官将信将疑。

4.照现在说来,当时就是呆在长沙,不撤退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要那样庸人自扰呢?

5.兵无常势,既然敌人已准备撤退,我们也可分兵追击。

6.面对我军的反击,敌人纷纷从前线撤退下来。

7.我军从井冈山撤退了。

8.营长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率部队撤退到新的战略区域。

9.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后来居上。

10.这种观念呈现了一个女人悄悄的撤退到幕后,使她的生活和需要服从于她的家庭和她的丈夫的生活和需要。

11.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害怕,强迫你撤退的敌人本身就是在那时最害怕你的人。

12.运气喜欢在某些时刻撤退,为的是要你以坚韧的努力把它重新召回。

13.在苏联的军队中,撤退比前进还需要更多的勇气。

14.撤退比前进更需要勇气。

15.我军兵临城下,敌人吓得赶忙撤退

16.防守城市的部队,撤退后即化整为零,在城市周围不断袭击敌人。

17.哈尔威船长在灾难来临之际指挥人们秩序井然地撤退

18.我军主动撤退,只不过是一种缓兵之计。

撤退(chet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撤退是什么意思 撤退读音 怎么读 撤退,拼音是chè tuì,撤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撤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