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倡议 倡议的意思
chàng

倡议

简体倡议
繁体倡議
拼音chàng yì
注音ㄔㄤ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àng chāng,(1) 发动,首先提出。【例句】:倡言,倡始。倡议。倡导。提倡。首倡(首先提倡)。(2) 古同“唱”,唱和(hè)。(1) 古代称唱戏的人。【组词】:倡优。(2) 古同“娼”,妓女。

yì,(1) 意见,言论。【组词】:议论。提议。建议。(2) 讨论,商量。【组词】: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组词】:非议。恐招物议。(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组词】:奏议。驳议。

基本含义

发起或提出建议、呼吁或倡导特定行动或事情。

倡议的意思

倡议 [chàng yì]

1. 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

倡议召开国际会议。

[proposal; propose;]

倡议 引证解释

⒈ 首先建议;发起。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元 至元 间,丞相 完泽 倡议导 昌平 白浮 诸泉为渠……抵 通州 高丽庄,以便漕运。”
清 侯方域 《于谦论》:“英宗 之北狩也,社稷无主,都城汹汹,廷臣已有倡议南迁者,其不为 宋 之续也几希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这里的族长……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⒉ 首先提出的建议。

袁鹰 《献给英雄的长辈》诗:“你们每一个发明,每一个纪录,每一个倡议,每一个创造,都使我们兴奋,都使我们自豪!”


国语词典

倡议 [chàng yì]

⒈ 首先提议。

清·侯方域〈于谦论〉:「英宗之北狩也,社稷无主,都城汹汹,廷臣已有倡议南迁者,其不为宋之续也几希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里的族长,就是你的大叔公,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发起 提议 建议 倡导


倡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倡导释义:带头提倡:倡导新风尚。
    • 2.
      创议释义:⒈首先提出建议:创议召开项目论证会。⒉首先提出的建议:该创议被采纳。
    • 3.
      发起释义:⒈倡议(做某件事情):发起人。他们发起组织一个读书会。⒉发动(战役、进攻等):发起冲锋。发起反攻。
    • 4.
      建议释义:⒈提出主张:建议休会。⒉提出的有具体办法的意见:合理化建议。
    • 5.
      提倡释义: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提倡说普通话。 提倡勤俭节约。
    • 6.
      提议释义:⒈商讨问题时提出主张来请大家讨论:有人提议,今天暂时休会。⒉商讨问题时提出的主张:大家都同意这个提议。

倡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抗议释义: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提出抗议。 举行抗议示威。

倡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林书院释义:故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市。原为 宋 杨时 讲学之所,元 废为僧舍。明 万历 间,顾宪成 等倡议重修,并与 高攀龙 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 清 许献 等《东林书院志》。
    • 2.
      五讲四美释义: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 3.
      倡议释义:⒈首先建议;发起:倡议书。 我们倡议开展劳动竞赛。⒉首先提出的主张:这个倡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 4.
      冯瀛王释义:五代 时 冯道,曾倡议国子监校定“九经”,组工雕印,我国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
    • 5.
      创义释义:立意;倡议。
    • 6.
      发起人释义:倡议做某件事情的人。
    • 7.
      发起释义:⒈倡议(做某件事情):发起人。他们发起组织一个读书会。⒉发动(战役、进攻等):发起冲锋。发起反攻。
    • 8.
      响应释义: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响应号召。
    • 9.
      唱议释义:倡议;首先提议。 《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延伯 恃其勇,且新有功,遂唱议为先驱击之。”《金史·宗宪传》:“挞懒、宗雋 唱议以 齐 地与 宋。”
    • 10.
      回响释义:⒈回声:歌声在山谷中激起了回响。⒉响应:增产节约的倡议得到了全厂各车间的回响。⒊声音回旋震荡:山谷中回响着开矿的机器声。
    • 11.
      建倡释义:倡议。
    • 12.
      慈恩寺释义:唐 代寺院名。 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唐 玄奘 自 印度 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 雁塔,用以收藏从 印度 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龙 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 曲江 上,题名 雁塔。雁塔 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 宋
    • 13.
      水勇释义:清 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上》:“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水勇善泅。”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第一编第一章:“琦善 到达 广州 ……裁减兵船三分之二,舵工水勇全部遣散。”《新华月报》1961年第7期:“水勇是 林则徐 时代倡议组成的水上‘民兵’。”
    • 14.
      沈钧儒释义:(1875—1963)中国民主革命家,爱国民主人士。字衡山,浙江嘉兴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1年倡议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代表救国会参加,以后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他任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解散,他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
    • 15.
      登高一呼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 16.
      议主释义:立说倡议的人。
    • 17.
      首议释义:犹倡议。

倡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林书院释义:故址在今 江苏省 无锡市。原为 宋 杨时 讲学之所,元 废为僧舍。明 万历 间,顾宪成 等倡议重修,并与 高攀龙 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被目为东林党。参阅 清 许献 等《东林书院志》。
    • 2.
      五讲四美释义: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 3.
      倡议释义:⒈首先建议;发起:倡议书。 我们倡议开展劳动竞赛。⒉首先提出的主张:这个倡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 4.
      冯瀛王释义:五代 时 冯道,曾倡议国子监校定“九经”,组工雕印,我国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
    • 5.
      创义释义:立意;倡议。
    • 6.
      发起人释义:倡议做某件事情的人。
    • 7.
      发起释义:⒈倡议(做某件事情):发起人。他们发起组织一个读书会。⒉发动(战役、进攻等):发起冲锋。发起反攻。
    • 8.
      响应释义: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响应号召。
    • 9.
      唱议释义:倡议;首先提议。 《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延伯 恃其勇,且新有功,遂唱议为先驱击之。”《金史·宗宪传》:“挞懒、宗雋 唱议以 齐 地与 宋。”
    • 10.
      回响释义:⒈回声:歌声在山谷中激起了回响。⒉响应:增产节约的倡议得到了全厂各车间的回响。⒊声音回旋震荡:山谷中回响着开矿的机器声。
    • 11.
      建倡释义:倡议。
    • 12.
      慈恩寺释义:唐 代寺院名。 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唐 玄奘 自 印度 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 雁塔,用以收藏从 印度 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龙 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 曲江 上,题名 雁塔。雁塔 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 宋
    • 13.
      水勇释义:清 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清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上》:“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水勇善泅。”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第一编第一章:“琦善 到达 广州 ……裁减兵船三分之二,舵工水勇全部遣散。”《新华月报》1961年第7期:“水勇是 林则徐 时代倡议组成的水上‘民兵’。”
    • 14.
      沈钧儒释义:(1875—1963)中国民主革命家,爱国民主人士。字衡山,浙江嘉兴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1年倡议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代表救国会参加,以后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他任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解散,他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
    • 15.
      登高一呼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 16.
      议主释义:立说倡议的人。
    • 17.
      首议释义:犹倡议。

倡议造句

1.他的倡议,一时弄得舆论哗然,群起而攻之。

2.一个倡议,八方呼应,校园里的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地开展了起来。

3.乡长倡议红白喜事不要铺张浪费。

4.他们恳切希望这一倡议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5.五年一班同学倡议每人向灾区小朋友捐献一本书。

6.同学们热烈响应保护益鸟的倡议,再也没有发生捕鸟或掏鸟窝的事。

7.我校同学倡议开展向山区辍学儿童献爱心的活动。

8.我们的倡议得到了全校同学的热烈响应。

9.他的环保倡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10.对我们班的倡议,一班的同学颇不以为然。

11.起初,他的倡议没人响应,到处碰壁。

倡议(cha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倡议是什么意思 倡议读音 怎么读 倡议,拼音是chàng yì,倡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倡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