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xiāng,(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组词】:乡村。穷乡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组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1. 到农村去。
英[go to the countryside;]
⒈ 偏远的乡间。
引清 张惠言 《书左仲甫事》:“其年有冬,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於筐,有稻有秔,豚蹄鸭鸡,傴僂提携,造於县门。”
⒉ 到乡下去。
引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官吏欲差舡载米下乡散糶,即所须数目浩瀚,恐不能足用。”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
丁玲 《母亲》四:“我们隔壁人家今天也下乡去了。”
⒊ 指知识青年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
例如:他高中毕业后,下乡三年,然后抽调到工厂。
⒈ 到乡间去。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果然亲自下乡,找著他的佃户要他还租。」
1.县委书记经常下乡与农民打成一片。
2.谈起上山下乡那些蹉跎岁月,我们几个老知青就叹息不已,不知该如何总结自己那段历史。
3.来到昔日下乡插队的青羊村,我找不到重温旧梦的感觉,因为这里彻底变样了。
4.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下乡给农民们看病。
5.县长经常下乡倾听农民的意见。
6.新上任的县长,经常下乡和乡亲们一块儿劳动。
7.当年同学们上山下乡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
8.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科学种田,受农民的欢迎。
9.爷爷是民间文学作家,经常下乡采集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
10.院长亲自率领一支医疗队下乡。
11.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12.他提起自己十七岁下乡插队的经历就咬牙切齿。
13.他义务下乡给乡亲们理发,寒暑易节,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14.径,努力扩大大学生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的辐射力和覆盖面,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15.老师率领我们下乡,帮助农民抢收小麦。
16.时隔30年以后,那个大个子又大手一挥,上山下乡成为城里人的时尚,许多北京人又奔赴延安,在那里成了知青。
17.他们一行人,声势浩大地下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