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献民 献民的意思
xiànmín

献民

简体献民
繁体獻民
拼音xiàn mín
注音ㄒㄧㄢˋ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1) 恭敬庄严地送给。【组词】: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2) 表现出来。【组词】:献技。献艺。献媚。献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组词】:文献。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或民族做出牺牲。

献民的意思

献民 [xiàn mín]

1. 犹贤民。原指周灭商后,商遗民中之臣服于周者。

3. 泛指前朝遗民。

献民 引证解释

⒈ 犹贤民。原指 周 灭 商 后, 商 遗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

《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 殷 献民。”
孔 传:“﹝少子﹞行典常於 殷 贤人。”
孔颖达 疏:“周 受於 殷,故继之,於 殷 人有贤性,故称贤人。”
周秉钧 易解:“献民,贤民,与顽民相对,指服从 周 化者。”
《逸周书·作雒》:“俘 殷 献民迁于 九毕。”
孔晁 注:“献民,士大夫也。 九毕,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在 周公 东征的过程中,大批 商 朝贵族成了俘虏, 周 人称他们为‘献民’。”

⒉ 泛指前朝遗民。

章炳麟 《<南洋华侨志>序》:“然自 赵氏 (指 宋 )之亡,逋臣献民,内偪胡寇,各往往彖走南国。”


献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操袂释义:《礼记·曲礼上》:“献民虏者操右袂。 ”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后用以指献捷。
    • 2.
      民数释义:指人口数字。《周礼·春官·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穀数,则受而藏之。”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户所以纪民数也。”
    • 3.
      献臣释义:贤臣。《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孔 传:“汝当固慎 殷 之善臣信用之。”蔡沉 集传:“献臣,殷 之贤臣。”唐 方干《途中寄刘沆》诗:“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宋 洪迈《容斋续笔·昭宗相朱朴》:“梦 傅巖 而得真相,则 商 道中兴;猎 渭 滨而载献臣,则 周 朝致理。”参见“献民”。
    • 4.
      紊斁释义:紊乱败坏。《明史·金献民传》:“猥以厮养窃名器,紊斁典章。”《明史·秦时鼎传》:“比年天灾民困,纪纲紊斁,吏治混淆。”
    • 5.
      躐跻释义:谓越级上升。宋 陆游《转太中大夫谢表》:“恩书驰驛,躐躋四品之崇。”《明史·金献民传》:“全 等足不履行阵而坐论首功,身不隶公家而躐躋显秩。”《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章鑑 高铸 尝与 丁大全 同官,倾心附丽,躐躋要途。”
    • 6.
      陈诗释义:⒈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 ⒉指献上诗文。

献民(xian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献民是什么意思 献民读音 怎么读 献民,拼音是xiàn mín,献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献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