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 [shū jī]
1. 指朝廷的重要职位或机构。
英[ important department; ]
2. 比喻事物的关键。
例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易·系辞》
夫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下》
英[ crux; ]
枢机 引证解释
⒈ 枢与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
引《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王弼 注:“枢机,制动之主。”
孔颖达 疏:“枢谓户枢,机谓弩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凡作诗,须知道紧要下手处……若得紧要一句,则全篇立成。熟味 唐 诗,其枢机自见矣。”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伍崇曜事略》:“父 秉鉴 ……人称其‘多财善贾,总中外贸易事,手握货利枢机者数十年。’”
⒉ 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
引《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筦执枢机,朋党比周。”
宋 王安石 《和景纯十四丈三绝》之一:“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闔左扉。”
⒊ 后因以“枢机”喻言语。
引《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时 孟光 亦以枢机不慎,议论干时。”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宋 沉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世之学者,枢机一发,便使人掩口不暇,已可厌矣。”
国语词典
枢机 [shū jī]
⒈ 户枢与弩牙。比喻事物的关键。
引《易经·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⒉ 职务重要的官吏。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
⒊ 罗马天主教教宗下的亲王,有选举教宗投票权。我国旧有田耕莘、于斌二枢机。
枢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央商务区释义:大城市中地理位置优越,汇集商贸、金融、投资、证券、保险等经济中枢机构,以互联网为纽带,集中进行商务活动的地区。
- 2.
兴戎释义: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书·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孔颖达 疏:“兴戎,谓疾人而动甲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穆姬 ﹞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宋 程颐《四箴·言箴》:“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 3.
化机释义:⒈变化的枢机。唐 吴筠《步虚词》之十:“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明 宋濂《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清 赵翼《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⒉犹化工。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絶句,右丞 之自然,太白 之高妙,苏州 之古澹,并入化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忽从天外开奇想,要向玄中夺化机。”
- 4.
化枢释义:教化的枢机。
- 5.
匡襄释义:辅佐帮助。《封神演义》第八八回:“八百诸侯称硕德,千年师帅颂匡襄。”郑观应《盛世危言·书吏》:“特开内阁总理,枢机六卿,分职各司,其属即古之四岳九官辅弼匡襄之职也。”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及 熊成基 调至 安庆,范 乃竭力匡襄。”
- 6.
台省释义:⒈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 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⒉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 7.
合阁释义: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 8.
含容释义:⒈容忍;宽恕。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方詰外姦,未及整训,如绪含容,冀可弥缝。”唐 白居易《与昭义军将士诏》:“而乃外示恭顺,内怀姦邪,刻削军中,暴殄境内。朕以君臣之道,未忍发明,为之含容,颇有年月。”宋 王安石《敕牓交趾》:“含容厥愆,以至今日。”清 龙启瑞《致曾涤笙侍郎书》:“数十年来,士大夫以含容为忠厚,以宽大为美名。”⒉容纳。《隋书·礼仪志二》:“中迎 含枢纽 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闔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万物,开闔有时,纽结有法也。”
- 9.
奥枢释义:犹枢机,关键。
- 10.
委信释义:委任信赖。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三》:“光(孔光)为尚书僕射,职典枢机十餘年,守法度,修故事……以是久见委信。”《周书·王褒传》:“元帝 唯於 襃 深相委信。”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奉御奉职辈,本以传詔旨,供使令,而人主委信,反在士大夫右。”
- 11.
息利释义:利息。 唐 白居易《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新唐书·食货志五》:“议者以两省、尚书省、御史臺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
- 12.
政事堂释义: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太祖 登 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 13.
教皇释义: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任期终身,驻在梵蒂冈。
- 14.
教阶制释义: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等级和教务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分为主教、神父、助祭三个等级,主教中又分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等,各有管辖区域(教区)。东正教会的首领称为宗主教(或牧首)。
- 15.
星台释义:三台星。 借指朝廷中枢机构。
- 16.
机事释义:⒈机巧之事。《庄子·天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实无机心,翻成机事,汉阴 丈人闻之,岂不大笑。”清 金农《送宣城沉隐君游楚中》诗:“君访 汉阴 好,机心机事无。”参见“机心”。⒉指国家枢机大事。《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 平晏 领机事。”晋 陆机《辩亡论上》:“孟宗、丁固 之徒为公卿,楼玄、贺邵 之属掌机事。”《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隗 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⒊
- 17.
机命释义:指朝廷枢机大事。
- 18.
机政释义:国家枢机政务。《后汉书·卢植传》:“时皇后父大将军 竇武 援立 灵帝,初秉机政,朝议欲加封爵。”宋 王安石《上蒋侍郎书》:“倏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谢方叔、吴潜 乞解机政,疏四上,不许。”
- 19.
机权释义:⒈枢机大权。 ⒉机智权谋。
- 20.
机秉释义:枢机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