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jí,(1) 书,书册。【组词】:古籍。书籍。经籍。典籍。(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组词】:籍贯。户籍。国籍。学籍。(3) 登记。【例句】:籍没(mò)。籍吏民。(4) 征收。【组词】:籍田。(5) 〔籍籍〕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释义]
(名)书(总称)。
[构成]
并列式:书+籍
[例句]
收藏书籍。(作宾语)
1.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例军事书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英[books;]
⒈ 谓校定简册。
引《后汉书·马融传》:“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
⒉ 泛指一般图书。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蔡邕 ﹞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引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状》:“使者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焦桂花》:“曹升六 舍人,曾於内库检视书籍。”
冰心 《超人》:“他略略的点一点头,便回身去收拾他的书籍。”
⒊ 谓登记户籍。
引《南齐书·虞玩之传》:“孝建 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
⒋ 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引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僕以为书籍以来,未有此事。”
⒌ 文书。诏命典策等。
引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中书舍人 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
⒈ 书本册籍的总称。
引《红楼梦·第一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著打扫卧室,安插器具。」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彼时有了翻译,我就问他们应得翻些甚么书籍。」
近竹帛 竹素 书本
1.李伯伯喜欢收藏东西,书籍字画、笔墨纸砚,他都俱收并蓄。
2.经过八年的战争,图书馆虽未被毁,但无人照护,许多宝贵的书籍,都成了残编断简,非常可惜。
3.北京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4.零八落地散置着各种杂志、报纸、书籍。
5.这些不堪入目的淫秽书籍;早就应该取缔了。
6.他随心所欲地泛泛而读,故对许多经典书籍不甚了了。
7.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8.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9.广大读者最厌烦读那种无病呻吟,风花雪月之类的书籍了。
10.看到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他的头都昏了。
11.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掏沙拣金去。
12.一拿起专业书籍,陈景润就爱不释手。
13.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14.在我家的藏书柜中许许多多的书籍让我陶醉,许许多多的知识把我渲染,每天都沉醉在书香之中该有多么惬意!
15.这类书籍严重麻醉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6.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17.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18.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2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生前进的指引灯,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