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籍 书籍的意思
shū

书籍

简体书籍
繁体書籍
拼音shū jí
注音ㄕㄨ ㄐㄧ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jí,(1) 书,书册。【组词】:古籍。书籍。经籍。典籍。(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组词】:籍贯。户籍。国籍。学籍。(3) 登记。【例句】:籍没(mò)。籍吏民。(4) 征收。【组词】:籍田。(5) 〔籍籍〕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基本含义

[释义]
(名)书(总称)。
[构成]
并列式:书+籍
[例句]
收藏书籍。(作宾语)

书籍的意思

书籍 [shū jí]

1.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军事书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books;]

书籍 引证解释

⒈ 谓校定简册。

《后汉书·马融传》:“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

⒉ 泛指一般图书。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蔡邕 ﹞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状》:“使者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焦桂花》:“曹升六 舍人,曾於内库检视书籍。”
冰心 《超人》:“他略略的点一点头,便回身去收拾他的书籍。”

⒊ 谓登记户籍。

《南齐书·虞玩之传》:“孝建 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

⒋ 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僕以为书籍以来,未有此事。”

⒌ 文书。诏命典策等。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中书舍人 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


国语词典

书籍 [shū jí]

⒈ 书本册籍的总称。

《红楼梦·第一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著打扫卧室,安插器具。」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彼时有了翻译,我就问他们应得翻些甚么书籍。」

竹帛 竹素 书本


书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书本释义:(总称):书本知识。
    • 2.
      竹帛释义: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此也借指典籍:功垂竹帛。
    • 3.
      竹素释义:犹竹帛。

书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折书释义:按定价一折出售的廉价书籍。一折,指原价的十分之一。三十年代行销甚广,但失于粗制滥造。郑振铎《现代创作文库序》:“我认为新文学创作物要夺取大部分落后的读者,用一折书的办法来印行,是目前一个最好的手段。”阿英《敌后日记摘抄》:“有一书店,惟所售者为一折书旧小说。”
    • 2.
      一版释义:⒈见“一板”。⒉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3.
      一部释义:⒈一支;一个部分。 ⒉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⒊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 4.
      一鉴之书释义:国子监所藏的全部书籍。
    • 5.
      万签插架释义:形容书籍极多。
    • 6.
      三坟五典释义:传说中中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古书也。”
    • 7.
      三坟释义: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 孔颖达 疏引。近人 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记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 伏羲 作,《归藏》为 神农 作,《乾坤》为 黄帝 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 宋 人伪造。
    • 8.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9.
      三食释义:⒈犹三餐。⒉三度日蚀。⒊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书籍、奴婢度日。
    • 10.
      不刊之论释义: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 11.
      世典释义:⒈世间的典籍。 ⒉佛家称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为世典。
    • 12.
      中书房释义:明 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书房,掌房官一员,散官十餘员,係司礼监工,年老资深者挨转,专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进御前。”
    • 13.
      中篇释义:⒈未读完全篇。⒉分篇的书籍或文章中居中的一篇,对上篇下篇而言。⒊指中篇小说。
    • 14.
      丹墨释义: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
    • 15.
      丹铅甲乙释义: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16.
      丹铅释义:⒈指点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 亦借指校订之事。⒉胭脂和铅粉。古代妇女化妆用品。⒊借指妇女。
    • 17.
      丹黄甲乙释义: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18.
      丹黄释义:⒈赤黄色。⒉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 19.
      九邱释义:九丘。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 20.
      书价释义:书籍的价格。

书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折书释义:按定价一折出售的廉价书籍。一折,指原价的十分之一。三十年代行销甚广,但失于粗制滥造。郑振铎《现代创作文库序》:“我认为新文学创作物要夺取大部分落后的读者,用一折书的办法来印行,是目前一个最好的手段。”阿英《敌后日记摘抄》:“有一书店,惟所售者为一折书旧小说。”
    • 2.
      一版释义:⒈见“一板”。⒉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3.
      一部释义:⒈一支;一个部分。 ⒉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⒊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 4.
      一鉴之书释义:国子监所藏的全部书籍。
    • 5.
      万签插架释义:形容书籍极多。
    • 6.
      三坟五典释义:传说中中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古书也。”
    • 7.
      三坟释义: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 孔颖达 疏引。近人 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记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 伏羲 作,《归藏》为 神农 作,《乾坤》为 黄帝 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 宋 人伪造。
    • 8.
      三好释义:⒈三种爱好。汉 扬雄《法言·修身》:“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南史·萧琛传》:“琛 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⒉三个方面都好。多指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郭沫若《青年与春天》诗:“春天在向青年微笑,欢迎呀,优秀的学生三好!”纪朵《北京的声音》:“我的哥哥是个三好学生,身体很棒,一肚子学问。”
    • 9.
      三食释义:⒈犹三餐。⒉三度日蚀。⒊指不肖子弟变卖庄园、书籍、奴婢度日。
    • 10.
      不刊之论释义: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 11.
      世典释义:⒈世间的典籍。 ⒉佛家称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为世典。
    • 12.
      中书房释义:明 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书房,掌房官一员,散官十餘员,係司礼监工,年老资深者挨转,专管文华殿中书,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件,承旨发写完日,奏进御前。”
    • 13.
      中篇释义:⒈未读完全篇。⒉分篇的书籍或文章中居中的一篇,对上篇下篇而言。⒊指中篇小说。
    • 14.
      丹墨释义: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
    • 15.
      丹铅甲乙释义: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16.
      丹铅释义:⒈指点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 亦借指校订之事。⒉胭脂和铅粉。古代妇女化妆用品。⒊借指妇女。
    • 17.
      丹黄甲乙释义: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18.
      丹黄释义:⒈赤黄色。⒉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 19.
      九邱释义:九丘。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 20.
      书价释义:书籍的价格。

书籍造句

1.李伯伯喜欢收藏东西,书籍字画、笔墨纸砚,他都俱收并蓄。

2.经过八年的战争,图书馆虽未被毁,但无人照护,许多宝贵的书籍,都成了残编断简,非常可惜。

3.北京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4.零八落地散置着各种杂志、报纸、书籍

5.这些不堪入目的淫秽书籍;早就应该取缔了。

6.他随心所欲地泛泛而读,故对许多经典书籍不甚了了。

7.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8.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9.广大读者最厌烦读那种无病呻吟,风花雪月之类的书籍了。

10.看到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他的头都昏了。

11.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掏沙拣金去。

12.一拿起专业书籍,陈景润就爱不释手。

13.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14.在我家的藏书柜中许许多多的书籍让我陶醉,许许多多的知识把我渲染,每天都沉醉在书香之中该有多么惬意!

15.这类书籍严重麻醉和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6.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17.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18.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2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生前进的指引灯,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书籍(sh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籍是什么意思 书籍读音 怎么读 书籍,拼音是shū jí,书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