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醴酒 醴酒的意思
jiǔ

醴酒

简体醴酒
繁体
拼音lǐ jiǔ
注音ㄌㄧˇ ㄐㄧ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

jiǔ, ◎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组词】: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基本含义

指酒味香甜,喻事物美好或人生幸福。

醴酒的意思

醴酒 [lǐ jiǔ]

1. 甜酒。

醴酒 引证解释

⒈ 甜酒。

《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醴,甜美也,言其水甘如醴酒。”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维 元和 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 淮瀆 长源公 之灵。”
《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晋文公 闻 太叔 和 隗氏 俱已伏诛,乃命驾亲至 王城,朝见 襄王 奏捷。 襄王 设醴酒以饗之。”


醴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侠甒释义:指两甒醴酒。甒,酒器之名。侠,通“夹”。
    • 2.
      天醴释义:指天降的甘露。亦谓天酿之醴酒。
    • 3.
      楚人钳释义:据《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楚元王 刘交 敬重 穆生,常设醴以待;及其子 戊 即位,忘记设醴。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楚人钳”比喻杀身之祸。宋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遐追 商洛 翁,秦 火不能炎。近慕 楚穆生,竟脱 楚 人钳。”亦省作“楚钳”。宋 陆游《六月二十五日晓出郊》诗:“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脱 楚 钳。”
    • 4.
      稻醴释义:稻米酿造的醴酒。《左传·哀公十一年》:“﹝ 辕颇 ﹞道渴,其族 辕咺 进稻醴、粱糗、腶脯焉。”《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孔颖达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 5.
      辞醴释义: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 敬礼 申公 等,穆生 不耆酒,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楚 筵辞醴日,梁 狱上书辰。”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 6.
      返棹释义:亦作“返櫂”。乘船返回。泛指还归。《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刘老 ﹞办了些牲醴酒饌,重到墓间浇奠一番,哭了一场,返棹归 淮安 去了。”《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使君曰:‘贤壻放心前去,不必多忧,若得充囊之利,早图返棹。’言罢,分别而去。”清 龚自珍《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诗:“南天初返櫂,东阁正留宾。”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道光廿六年》:“弁勇返棹,官亦回城上详各宪。”
    • 7.
      醴辞释义:古代行冠礼,宾客酌冠者醴酒时的祝辞。
    • 8.
      醴酒释义:甜酒。《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醴,甜美也,言其水甘如醴酒。”唐 元稹《祭淮渎文》:“维 元和 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 淮瀆 长源公 之灵。”《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晋文公 闻 太叔 和 隗氏 俱已伏诛,乃命驾亲至 王城,朝见 襄王 奏捷。襄王 设醴酒以饗之。”
    • 9.
      醴酒不设释义:醴酒:甜酒。 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 10.
      醴齐释义:醴酒,甜酒。
    • 11.
      飨醴释义:饮醴酒。《左传·庄公十八年》:“春,虢公 晋侯 朝王。王饗醴,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王乃淳濯饗醴。”韦昭 注:“饗,饮也。谓王沐浴饮醴酒也。”《东周列国志》第二回:“闻 虢 晋 二国朝王,王为之饗醴命宥,又赐玉五瑴,马三匹。”一说即飨礼。参阅 唐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醴酒(lij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醴酒是什么意思 醴酒读音 怎么读 醴酒,拼音是lǐ jiǔ,醴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醴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