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guǎn,(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组词】:宾馆。旅馆。馆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组词】:大使馆。领事馆。(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组词】:茶馆。照相馆。(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组词】: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组词】:家馆。蒙馆。坐馆。
1. 古代教授初学之所。教授典籍之所。
⒈ 古代教授初学之所。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八岁出於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引充 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婉儿 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学旧六馆:有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书馆、律馆、算馆,国子监都领之。”
王国维 《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汉 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頡》、《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
⒉ 教授典籍之所。
引清 方苞 《<余东木时文>序》:“子之尊人与余共事书馆,无间晨夕,后虽各有典司,而旬月中未有不再三见者。”
清 桂馥 《札朴·书馆》:“今以教授馆为书馆,读如书籍之书。”
⒈ 私塾。
引汉·王充《论衡·自纪》:「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因张家有个书馆,罗家把女儿寄在学堂中读书。」
⒉ 出售书籍的店铺。
⒊ 书房。
引《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当日置酒相待,打扫书馆,留马周歇宿。」
1.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取精用宏,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我们因为经费紧张,这个图书馆的建立,只好因陋就简了。
3.网上图书馆的图书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无所不包。
4.经过八年的战争,图书馆虽未被毁,但无人照护,许多宝贵的书籍,都成了残编断简,非常可惜。
5.北京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6.兴建图书馆虽是本校的当务之急,但应周密规划,不可造次行事。
7.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每一次到图书馆,我都会爱不释手地捧着自己心爱的书津津有味地读。
8.图书馆的商品不由分说是指信息产品。
9.图书馆对于借了图书久假不归者,给予严肃处理。
10.自从办起了免费图书馆,他家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11.图书馆里的书可真是包罗万象,什么种类的都有。
12.他在图书馆除了参阅美国小说之外,还博览群书。
13.我校的图书馆里左图右史。
14.校长为了建图书馆的事,四处奔走,已经心力交瘁了。
15.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张宁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嗑着瓜子,影响特别不好。
16.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17.战乱时期,国家图书馆的许多古籍都被弄得残缺不全了。
18.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汗牛充栋,是研究者的宝库。
19.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如汗牛充栋,车载斗量。
20.国家图书馆里的书多的不计其数,汗牛充栋。